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便利店受资本青睐 入局者盈利待考

2021-08-08 05:30:35

 

来源:互联网

便利店受资本青睐 入局者盈利待考

近年来我国便利店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不仅本土品牌便利店遍地开花,连外资便利店也加紧在华圈地。尤其是今年以来京东、阿里相继开出线下便利店,加上具有技术突破的无人便利店概念走红,使得该行业受到更多资本的关注。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红杉资本、天图资本、斑马资本等众多资本入局,比如Today便利店获得红杉资本A轮约5500万元资金,原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创办的斑马资本投资了“便利蜂”。

零售行业专家丁利国认为,在便利店大举规模化的“繁荣”表象下,即便资本能短期之内推动便利店规模化,但开店经验、品牌建设、商品开发以及供应链等方面能力却需要长时间积累。

对于无人便利店,快消营销专家路胜贞则表示,目前无人便利店仍处于“噱头”阶段,虽然解决了零售人员成本问题,但却解决不了商品分拣、补货以及后台运营和租金的成本问题,上述隐形费用并不少,除非达到规模效应,否则短期内较难盈利。

“新零售”下的便利店战场

日本全家便利店(UNY FamilyMart控股公司)日前发布消息称,计划截至2018年2月将关闭664家旗下的Circle K Sunkus便利店(日本第四大便利店),这一数字比原计划多了295家。随即传出了其将加码中国市场的消息。来自全家中国对《中国经营报》的说法是,“对于日本方面的关店不予置评,截至2016年底,全家中国的店数是1800家,近几年维持着每年200~300家的开店速度。”

日本便利店市场日趋饱和的同时,正在不断走下坡路。日本特许经营协会公布的数据指出,从2012年开始,便利店行业的同店客流量就处在持续缓慢下降的过程。不仅全家,前不久日系便利店罗森也宣布了更积极转向中国的圈地计划——从目前在中国的约千店规模,到2020年达到3000家,到2025年达到1万家店;7-11 也有类似的打算,每一到两年将在一个新城市进行布局,在主要城市每年新开30~40家门店。

本土便利店的开店热潮也在持续升温。截至2017年,隶属于东莞市糖酒集团旗下的美宜佳已将门店开到全国5个省份,店铺总数突破10000家;快客与美宜佳相似,拥有超过5000家门店;Today 加速布局,目前门店总数超过200家,并计划在2018年增加至3000家。不少商超、卖场以及百货也开始布局便利店,其中包括华润、家乐福、天虹商场以及中百集团等。

各大电商也开始盯上了便利店这门生意。阿里巴巴在去年推出了一站式进货平台“零售通”,开始打造天猫小店——-即为社区零售店提供订货、物流、营销和其他增值服务;今年4月,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则表示,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多数会在以前电商覆盖不到的农村地区。“不管阿里巴巴还是京东,开便利店都还是为了线下生意,原因在于线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不得不到线下找寻新的利益增长点,这些开在低线城市的便利店成为了它们渠道下沉的一部分。”丁利国说。

不仅如此,便利店在资本市场上成为争相关注的焦点。记者梳理发现,Today的扩张,除了聚集了牛根生等知名企业家外,还有红杉资本的参与——2014年该资本投入了5500万元。便利蜂便利店先后获得4轮融资,估值一度超过10亿美元,原去哪儿网创始人庄辰超创办的斑马资本也为其注入3亿美元。“爱便利”、“宅可便利店”、“门口头”、便利店O2O平台 59store 也先后获得了百万到千万元不等的投资。

与此同时,无人便利店的“风口”也在悄然形成。截至目前,除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外,还吸引了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TakeGo、Moby等数十家创业企业投身无人便利店市场,参与投资的VC/PE超过五十家,包括IDG、真格基金、创新工场等知名投资机构。此外,娃哈哈、居然之家、天虹和永辉超市等传统零售企业也都加入无人便利店的战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