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理财产品销售遇冷 投资者教育亟待加强

时间:2022-02-26 10:05:07

 

来源:证券时报网

日前,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营业网点发现,理财经理对于理财产品的推荐热情大不如前,在介绍产品时,对产品风险的提醒也多于对产品优势的营销。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A股市场波动对理财产品的销售造成一定影响,部分已习惯“刚性兑付”的客户,对资管新规下全面净值化的理财产品接受程度有限,投资者教育成为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产品净值波动较大

“现在的理财产品都不能保证收益了,产品净值波动较大,甚至有时产品的收益为零,想要长期持有又想获得稳定收益,可以考虑保险或者大额存单,这类产品性价比较高。”北京银行西城区一网点理财经理称。

工商银行某支行理财经理推荐一款半年期年化收益率约3%的产品,并提示问:“近期这个产品的业绩表现较好,但现在理财都是非保本的,收益具有波动性,没有预期收益可供参考。目前看到的年化收益率只能说这个产品过去收益还不错。”

“理财产品建议买期限长一点的,近期市场有调整,时间越短相对波动越大。”民生银行丰台区一支行客户经理说。

注意到,理财经理营销策略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理财产品不再是银行产品营销的利器,其优势大不如前。“现在理财产品不太好卖,就算给客户推荐了,客户也有顾虑。一些净值走势平稳的产品,业绩表现又不太好,所以我们会多推荐一些长期收益稳定的产品。”上述理财经理说。

某城商行理财经理也表示,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热情随着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有所趋冷,这导致理财经理在产品营销上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在被问及是否有客户流失,该理财经理表示,部分理财产品的续接受到一些影响,但整体上看,客户没有流失,反而在定期、保险、基金定投等产品上的配置增多了。

打破固有认知

随着近期A股市场的波动,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全面净值化转型的理财产品,并未迎来开门红。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市场上存续的29341只理财产品中,单位净值跌破1的达到795只,占比2.71%;有4602只理财产品最新一期的净值增长率为负,占比15.68%。今年以来,有3494只理财产品的总回报率为负,占比11.91%。

“其实大部分产品的收益还是稳定的,但是在许多投资者的固有认知中,理财产品就是无风险的、到期可得到预期收益的,所以在看到净值波动之后,还是会有抱怨。”某股份行西城区某支行理财经理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资管新规要求从根本上打破刚性兑付,需要让投资者在明晰风险、尽享收益的基础上自担风险,而明晰风险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产品的净值化管理。推动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才能真正回归资管业务的本源。在此背景下,投资者能否打破原有的“刚性兑付”预期是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我们给客户已经打了好几年预防针了,从资管新规发布之初,我们就告诉客户,理财产品以后不能保本保息了。起初客户都不信,但随着老理财越来越少,有一部分客户已经习惯,可还有些客户不太接受。”某股份行大堂经理表示。

“许多投资者对于打破刚性兑付的认知有偏差,打破刚性兑付并不意味着不兑付或者亏损,我的许多买过净值化理财产品的客户都发现,产品到期后的实际收益和业绩比较基准相比并没有浮动太多。而且,客户对产品净值短期波动也不必过于担心,暂时收益的下降并不代表实际收益就一定不好。”上述大堂经理说。

多元化配置资产

多位理财经理表示,在资管新规之下,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是稳定收益、稀释风险的重要手段。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量、风险偏好、流动性偏好等需求进行多样化选择。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要调整好投资心态,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权益类、混合类理财产品中,以期博取较高收益。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可考虑固收类理财产品或转存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产品。

农银理财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刘湘成认为,理财公司要做的是基于历史统计规律,尽可能控制好波动。要培养投资人的风险意识,“刚性兑付”打破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是显性化的,有助于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在产品设计方面,业内人士指出,很多权益类理财产品没有设置好风险对冲,在股价回撤的时候没有灵活应对风险策略,所以回撤较多。部分理财产品发行期限较短,在股市整体估值较高的时候发行,所以短期来看年化回报率跌幅较大。如果从长期看,年化回报率可能会有所回升。但这个结果也提醒理财公司,在设计理财产品时需充分考虑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