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是谁在“偷”走你的收益? 提倡积极主动的长期投资

时间:2022-06-16 13:04:50

 

来源:互联网

1、为什么基金不适合波段操作?

2、长期投资是一句好听的空话吗?

3、“好的投资机会”不需多?

曾经看过一个非常精彩的标题:“我是如何成功选中一个当年收益超40%的产品,并且亏掉1000元的。”其中缘由很可能是投资方式不对。

“低买高卖”是许多投资者信奉的投资策略,在市场大幅震荡的时候尤其如此。即便不是天生的投机客,我们在看到市场上存在潜在赚取差价的空间时,可能也会跃跃欲试。但从专业基金投资者的角度看,基金本身的属性、机制和股票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即使开放式基金允许随时申购、赎回,波段操作对绝大部分的投资者而言也是不合适的。所以,在基金吧、股吧里,我们经常看到网友们感叹自己不擅长短线交易基金。今日的节目中,我们将从基金与股票的机制、费用、风格等角度,为大家整理出投资股票和投资基金的几大差异。

首先,基金的交易成本更高。以偏股型基金为例,包括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以及计入每日净值的管理费与托管费。而对于股票而言,交易成本只有单边收取的印花税、双向收取的佣金、以及沪市交易才会征收的过户费。总的算下来,基金交易成本的种类和金额都比股票高。

为了鼓励持有人长期持有基金,一般而言,持有基金的周期越长,费率越低。我们在不少基金的合同中看到,持有3年以上的基金赎回费率为零。值得一提的是,基金赎回费的很大一部分将计入基金资产,这也意味着你付出的赎回费可能为其他持有人的收益做了贡献。比如2018年6月,某债券型基金净值单日暴涨了79%,原因是在持有人的巨额赎回下,赎回费计入了基金资产。而这类案例近年来多次发生,“某基金净值暴涨50%+”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除此之外,基金的涨跌趋势比股票更难判断。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所谓的“买点”和“卖点”难以精准把握。另外,由于基金中股票、债券等资产的持仓比例可能是变动的,单纯用基金净值寻找净值低位的做法其实并不科学。诚然,基金季报会公布上一单季度末该基金十大重仓股票和债券的持仓情况,基金持有人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结合每天股票价格波动做出预测,这可能是一种能估计单日基金涨跌幅的办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经理必然会对仓位做出调整,因此也经常能看到基金净值波动与其前十大重仓股涨跌背离的情况。比如我们不时能看到,绩优基金在大跌行情中由于选股优异不跌反涨的例子。此外,即便成功判断了市场的短期趋势,由于基金的跌幅通常小于大盘,所以波段操作的获利空间仍相对比较有限。

最后,基金成交有滞后性。由于一般的场外基金申购和赎回周期比较长,就算投资者精准抓住了“买点”和“抛点”,还是有可能错过最佳时点。举一个例子,在周五收盘后,你看到市场开始回暖,下午3点后下单准备入场,但实际上你的申购确认净值是下周一收盘后的价格,其间隔了周六、周日两天。除此之外,赎回过程还要更长:除货币型基金以外,其他基金从赎回到资金到账通常要3至7个工作日。在市场波动较大时,等资金回到账户,其实际收益和你的预测可能“大相径庭”。

那么,投资股票的时候,频繁交易赚波动可取吗?博弈论中有一种理论叫“零和游戏”,是指博弈对峙中,一方赢而另一方输,双方总成绩永远为零。经济生活中,“零和游戏”就是赢家的盈利金额等于输家的亏损金额,这样的博弈比比皆是。相应地,“正和游戏”意味着双方总成绩为正。而“负和游戏”中,亏损方的亏损程度超过了另一方的盈利程度。

有关股市交易是“负和游戏”还是“正和游戏”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正和游戏”派的支持者认为股票交易的背后价值是投资者对社会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的预期,这种价值在长期中是不断增长的,交易的过程不仅仅是赢家赚了输家的损失。相反,“负和游戏”的支持者认为,由于A股市场换手率高于海外市场,短期抛开股价波动因素不谈,频繁交易的对手方之间就好像是在玩一场“零和游戏”。交易中产生的印花税、佣金、手续费等费用甚至会让其变成一场“负和游戏”。

近几年A股市场的参与者到底有没有赚钱呢?数据显示:不含2021年上市新股,2021年底的A股总市值较2020年底增长6.66万亿。截至2021年底,已开立A股账户投资者数量达到1.97亿户。若假设按照账户均摊,则每个账户约3.38万元(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2/31)。但假设的户均盈利,当然并不等于人人赚钱。而从个股上涨情况来看,《中国证券报》统计过2021年全年上涨的股票数为2867只,下跌股票数为1815只,3只个股持平,这也意味着市场参与者需要正视面临损失的可能性。和投资基金一样,大家不应忽视股票的长期价值而单纯在股市中与交易对手短期博弈。

那么,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长期投资的正确姿势是什么?任何优秀公司的成长都需要时间,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因此,长期投资要买入并长期持有那些价值被低估并且有竞争优势的公司的股票。但是,任何一种具体投资策略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适用阶段,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应该坚决摒弃盲目被动的长期投资,而提倡积极主动的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的道理说起来非常简单,但知易行难,在投资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简单套用或者盲目信奉几本书或者一点儿网络知识,就觉得自己理解了长期投资的真谛,是非常危险的。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树立正确的长期投资理念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知晓并去付诸实践。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家一定要确保自己买的产品值得长期投资。即使你自认是一个投资高手,也需要随时跟踪你投资的公司动态,观察其是否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或者股价是否透支了合理价值。如果你没有能力像投资大师一样确保能筛选出优秀的公司,那么将资金投入一个值得信任的基金公司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不等于说你就不需要做其他事情,定期观察这家基金公司是否值得长期信任也是必要的功课。

其次,投资者要降低长期投资的收益预期,不能“神化”长期投资的平均收益。2007年、2009年、2015年的几次牛市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一些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导致部分投资者动不动就要求投资的股票收益翻番,甚至涨个几倍。如果告诉这些人每年10%——20%的预期收益率已经是一个较高的水平他们可能不以为然。但巴菲特在2008年给股东的信中是这样告诫投资者的:“整个20世纪道琼斯指数从66点涨到11497点,这个增长幅度看上去很大,但换算成每年的复合收益率,不过5.3%。”巴菲特还特别强调:“在21世纪,想从股市中赚到10%的年收益率的人,他们的如意算盘是2%的年收益率来自分红、8%来自股价上涨,但这无异于他们在预计,2100年道琼斯指数会在2400万点的水平!”这是多么疯狂而不可相信的事情啊!

最后,投资者应合理规划投资期限,科学投入资金。理论上,买入一只好股票是可以获利的,只要企业发展长期趋势是好的,时间就可以“熨平”股价的短期波动,但最终时间可能是10年,也可能是20年,甚至更长。凯恩斯曾说过一句颇值得回味的话,“长期我们都死了”。未来是不确定和难以预测的,而我们的投资却有相对固定的目标期限。如果未来你预计会急用某笔钱,那么这笔钱绝对不适合拿来做长期投资。比如你规划10年后要用一些钱,那么万一遇到一次类似日本的漫长经济衰退期,这笔投资仍然是失败的;而如果你在1929年美国市场的高点进入股市,需要煎熬25年,才能收回本金。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一次性把所有的钱都用于长期投资,更不能采用高杠杆进行长期投资,以确保当我们需要用钱或者还钱而不得不套现时,不需要被迫低点卖出。除非投资所需资金是要留给子孙所用,否则我们应该尽量用闲钱进行长期投资,避免因为投资影响其他生活所需。

有些听众朋友可能会说:一方面教我们不要频繁交易,另一方面又说长期投资也有风险,这不是矛盾的吗?这里,我还要介绍一下查理·芒格提到的“坐等投资”概念,这个概念或许能让你豁然开朗。

人一生中能遇到多少次好的投资机会?10次,100次,还是1000次?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对此并不乐观。1994年4月14日,芒格在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做了一次主题为“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及其与投资管理和商业的关系”的演讲。

这场演讲给听众带来了不小触动。在芒格的传记《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里面有这样的内容,南加州大学金融系的一个学生在听完演讲后有感而发:“我认为芒格的演讲非常出色,当他说人的一生只有20次投资机会时,我真的被这句话吸引住了。这种观点改变了我对投资的看法,原来投资更像结婚而不是约会。也许牢牢记住那篇讲稿的道理之后,我能够更有把握地保证我的投资项目都是好的。”

为什么芒格认为好的投资机会并不多呢?首先,即便是非常聪明的人,在如此激烈竞争的世界里,在与其他聪明勤奋的人竞争时,也只能得到少数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其次,这种好机会并不需要太多。芒格多次提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大部分的钱都是由10个最好的机会带来的,它就算不投资其他项目,也会非常富裕,因为那些钱两辈子都花不完。

这样的投资智慧让芒格和他的搭档巴菲特总是寻找那些不用动脑筋也知道能赚钱的机会。芒格说:“正如巴菲特和我经常说的,我们跨不过约2米高的栏。我们寻找的是那些约0.3米高的、对面有丰厚回报的栏。所以我们成功的诀窍是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而不是去解决难题。”

事实上,这种“耐心等待一记好球”的投资方式,正契合查理·芒格未雨绸缪、富有耐心、严以律己和不偏不倚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坚守这些原则的前提下,他不仅崇尚等待好机会的耐心和勇气,更不喜欢频繁地买卖。和巴菲特相同,芒格认为,只要通过几次好决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资生涯。所以,投资者要持续关注、耐心等待值得长期投资的好机会,这样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频繁交易,并且有机会在长期获得不错的回报。在日常投资中,许多投资者经常会想要低买高卖,但最终结果反倒是在频繁交易中“追涨杀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