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上海在氢能产业的布局已逐具规模

时间:2022-08-27 10:05:03

 

来源:互联网

为进一步推动临港新片区(下称临港)氢能产业发展,8月26日,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政策》)。

《政策》指出,将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试验田、技术攻坚先锋队、示范应用探索区、基础设施样板间、公共平台聚集地,助力临港新片区成为上海建设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创新高地的新引擎和增长极。

作为入选国内首批氢能示范群之一的城市,上海在氢能产业的布局已逐具规模。今年6月份,随着《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下称《规划》)的出炉,到2025年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再度明确。

事实上,《规划》亦指出临港在上海氢能产业中扮演的角色——依托临港新片区“国际氢能谷”,聚焦燃料电池整车、热电联供等,形成氢能动力产业发展生态,建立跨界融合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体系。

而此次公布的《政策》则进一步从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集聚发展、多元示范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五大方向,提出了支持临港氢能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先行先试,形成 “临港经验”

今年3月初,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成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描绘区域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临港具有后发优势,除了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发展之外,还要承担氢能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突破及先行先试的责任。临港新片区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它的使命是由区域定位所决定。”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处处长韩大东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记者注意到,“先行先试”也是本次《政策》中频繁提及的关键词——支持临港新片区在氢能新技术、新应用上先行先试;强化政策创新和先行先试;在政策突破、项目落地、招商引资、安全监管等方面率先开展先行先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的一个亮点是,临港将建立氢交易平台。支持国内氢能龙头企业、碳交易专业平台机构等,探索氢交易及绿氢交易、价格指数、溯源认证、氢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氢能碳减排市场化交易机制。

“现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操作流程和顶层架构,但具体的交易方式、标准的制定是下一步要探索的。上海现阶段以工业副产氢为主,绿氢大规模生产应用还有待时日,我们也在探索利用多种方式如风、光、沼气等制取绿氢,比如上海老港垃圾场是否可以通过沼气提取绿氢。氢交易还涉及到储、运、加、用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主体。”韩大东说。

《政策》还提到,将率先在国内打造氢能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工程,推动氢燃料电池作为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的重要补充。

在基础设施样本间方面,临港将打造国家级质量基础设施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氢能全产业链检验检测认证基地,创设氢储运装备检测平台、储氢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

“接下来上海还要成立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临港区域的相关优势企业将承担相当部分的先行任务,并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韩大东告诉记者。

在公共平台聚集地方面,临港规划建设氢贸易基地,支持在洋山深水港、南港、滩涂等未利用地、近海水域等研究建立氢能船舶输运码头和储运氢基地,满足中长期用氢需求,探索将临港打造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氢贸易基地。

对此,韩大东解释,“氢能是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方向,探索在临港打造氢贸易基地将有力支撑临港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此外,《政策》对储能技术中的若干技术进展倍加关注,要求攻坚克难实现突破,包括低成本高压储氢、低温液氢储氢、固态储氢、长距离管道输氢等储运环节关键材料及装备的核心技术等领域。

记者注意到,临港已经在长寿命、高可靠性、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及原材料上发力。例如,目前,片区内企业已经在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的发展上初见成果,而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组的应用场景还将拓宽到重型卡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

在示范应用方面,临港将深入参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依托片区的公交通勤、渣土运输、港口集卡等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场景优势,支持临港新片区燃料电池系统企业牵头组建示范应用联合体,承担本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任务。

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在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曾指出,临港应结合氢能产业发展,推动主城区公交、市政特种车辆全部实现氢能化。

重视绿氢,探索多元化制氢

记者注意到,在绿氢方面,《政策》同样给临港赋予了重要角色。

《政策》提出,将在推进在符合条件的特定区域探索开展一定规模的光伏发电制氢、风电制氢等“绿氢”示范,支持探索新型氨氢转换等高效低成本的多元制氢方式。

具体而言,即探索开展海上风电制氢示范应用,加快推动光伏制氢的示范应用。

事实上,大规模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也是将氢能融入新型电力系统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般来说,根据生产来源和碳排放量的不同,氢气可以分为灰氢、蓝氢、绿氢等类型。而绿氢则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氢的制取。

根据《政策》,在海上风电制氢方面,临港将绿氢制备作为未来海上风电项目多功能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结合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和区域制氢发展需求,探索海上风电绿氢制备示范应用。为此,《政策》提出,鼓励临港新片区氢能企业与相关能源企业合作,参与海上风电项目制氢等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及工程建设。

而在光伏制氢方面,临港将探索光伏发电-制氢-热电联供的综合试点应用。积极培育“光伏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模式,形成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相互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体系。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为我国未来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调节电网负荷和储能,能够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比例,减少弃水、弃风、弃光。

然而,由于风电、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需要储能环节的加入实现削峰填谷、平稳电力的作用,而电解氢恰好可以在这样的场景中得到应用。

例如,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此前在公开演讲中曾举例,“我们可以用光伏这种能源间歇式进行绿氢制取,后面再背一个储罐,就能实现间歇式制氢、连续性用氢的一种模式。”

不过,氢能产业链仍面临成本高昂,核心技术及材料短缺,激励措施不足和基础设施局限等问题。

刘勇告诉记者,“一些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环节的设备装置材料仍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装备制造等尚未实现自主可控,需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技术性人才、产品检测、安全风险与监管、示范应用项目、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

刘勇也提醒,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不同的地域差异,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避免急功近利、盲目投入,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实际上,“先行先试”之于上海临港并不是一句空话,而临港也将成为一个突破点,助力上海加快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