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遥控器厂商辰奕智能IPO:业绩变动异于同行业公司 创业板定位引深交所质疑

时间:2022-09-26 09:27:50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9月26日讯(记者叶浅 见习记者李睿阳)近日,广东辰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奕智能”)更新了招股书,拟冲刺创业板。

作为ODM厂商,近年来辰奕智能所服务的家电及智能家居行业需求萎缩,对公司未来成长性带来了挑战。同时,辰奕智能所在的细分领域对公司技术研发能力有着一定要求,但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公司且逐年下降。因此,深交所对公司核心技术情况提出了问询,并质疑其创业板定位。

业绩变动异于同行业公司

招股书显示,辰奕智能主要通过ODM模式(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智能遥控器等产品,服务于家电及智能家居行业客户。2021年,公司94.04%的营收来自智能遥控器,其中电视、机顶盒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作为配套部件供应商,辰奕智能的经营情况与下游家电市场行业的景气度息息相关。但多家数据机构显示,家电市场总体需求不振,基本处于存量竞争市场。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全渠道零售量规模为1672万台,同比下滑6.2%;零售额规模为531亿元,同比下滑10.5%。同时,奥维睿沃数据称,2019-2021年全球彩电出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出货量为214.5万台,创下六年来新低。

在行业“寒气”的侵袭下,辰奕智能的同行业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迪富电子与超然科技2022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91.37万元和-34.6万元,分别同比下降46.30%和173.68%。

引起质疑的是,辰奕智能近年来业绩不降反增,业绩变动异于同行业公司。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报告期内辰奕智能实现营收分别为3.51亿元、4.54亿元和6.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44.21万元、6057.36万元和6689.53万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归母净利润3394.94万元。

其中,辰奕智能的智能遥控器营收增速尤为明显。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智能遥控器营收从2.96亿元增至5.71亿元,在行业总体下行的情况下,2020年同比增长40.54%、2021年同比增长37.26%。

对此,深交所要求辰奕智能说明业绩增长于同行业公司业绩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辰奕智能回应称,公司遥控器产品所属细分领域为智能电视,近年来电视机等产品不断向智能化换代,公司产品收入与市场变动趋势一致。

实际上,辰奕智能遥控器所属的智能电视领域增速也在放缓,2021年甚至达到负增长。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智能电视销量为2387万台,同比增长48.26%,此后增速呈总体下降趋势。2019-2021年,我国电视机销量增长分别为6.17%、2.77%和-6.71%。

辰奕智能在招股书中坦言,若下游家电行业持续下滑,将会对公司智能遥控器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创业板定位引深交所质疑

智能电视市场规模下降的背景下,企业纷纷开始着重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以此构建自身业务能力的护城河。但是,辰奕智能在智能电视领域所需的智能遥控器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引深交所关注,同时深交所质疑公司创业板定位。

问询函显示,深交所要求辰奕智能逐项列表说明公司核心技术和主要产品的技术壁垒、掌握的核心技术是否属于行业内通用技术或必要技术。

对此,辰奕智能在问询函回复中列举了智能麦克风语音歌曲搜索技术、智能语音遥控技术等9大核心技术。中国网财经记者梳理辰奕智能的回复发现,公司9大核心技术均为通用技术。至于对这些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辰奕智能则表示,“公司在通用技术上实现了升级。”

专利方面,招股书显示辰奕智能已获授权专利96项,但仅有3项发明专利,且其中有2项为继受获得。对比同行业公司,迪富电子的发明专利数量为41个,超然科技的发明专利数量为9个。

值得一提的是,辰奕智能曾变更招股书中用于对比的同行业公司,同时公司专利数量远小于此前对比的同行业公司。在此前版本中,辰奕智能列举的同行业可比公司为拓邦股份与和而泰,招股书更新后辰奕智能将同行业可比公司替换为迪富电子与超然科技等。数据显示,拓邦股份与和而泰分别拥有专利1127项和966项,其中发明专利分别拥有472项和282项。

此外,辰奕智能的研发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低于行业均值。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29%、3.01%和3.43%。同期,行业均值分别为7.59%、6.17%和5.32%。

同时,辰奕智能核心技术人员较少且受教育程度不高。招股书显示,公司4名核心技术人员中3名为本科学历、1人为大专学历。

根据辰奕智能在招股书中的说法,如公司面临人才引进困难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出风险,将对产品开发与创新和业务的正常开展带来影响。“同时,若公司无法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保持产品形态同步升级,则公司存在核心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