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北京公布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案 1000公里市郊铁路串联三地

2015-07-15 09:20:00

 

来源:互联网

北京公布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案 1000公里市郊铁路串联三地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在日前召开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披露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有关于通州成为北京副中心的传闻得到了证实,同时也明确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相关事宜。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北京推进方案公布

北京据新华网报道,北京市交通委13日公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北京推进方案,方案披露了四大亮点。

第一,“轨道上的京津冀”将是三地交通发展的核心内容。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介绍,这一体系由四层网络构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解决京津冀区域的交通必须依靠上述四个轨道体系的合理衔接。

今年,市郊铁路“示范线”京平线将加快推进,铁路部门在此前也已经利用既有铁路改造了一部分市郊铁路,比如北京北到延庆的S2线。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有‘一核、双城、三轴、四区、11个节点’构成,这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主要通过城际铁路和国家干线来实现。”周正宇说,未来1000公里的地铁网络加上1000公里的市郊铁路将构成北京轨道网络的主体部分。

第二,“路通”是交通先行的重要任务。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确定的涉及京冀间的国家高速“断头路”有3条,即:京秦高速、京台高速、首都地区环线的密涿高速。京台高速北京段2014年已开工建设,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高速“断头路”只有其余的两条。2017年有望打通京津冀国家高速公路的所有“断头路”。

第三,京津冀三地将力争在2017年实现区域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这6座城市将成为全国第一批试点“交通一卡通”的区域。

第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协同”障碍。三地成立了“京津冀三省市交通一体统筹协调小组”,签署了《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

另据证券时报报道,所谓“区域一体化的捷运系统”,首先要实现空间网络化,京津冀地区的铁路、高铁、公路、高速公路和市内铁路公路六大体系要在物理空间上实现互联;其次可及性和通达性要求,乘客在500米范围内就能找到公共乘车站点,并且要避免各地行政区划之间的“断头路”。其次,除快转乘和快勤率外,该系统还强调一体化交通的智能性。包括“公交市政一卡通”在内的管理、控制、建设的智能化体系将对建设完善的区域一体化交通贡献重要力量。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核心在于建立共享机制,倪鹏飞将其生动地形容为“讨价还价机制”。“共享共建这个问题上,大家虽然积极性很高,这就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他说,“大城市说我吃亏了,小城市说我吃亏了,都认为我投入得多,收益得少。”这种机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制度安排,力求做到投入与收入的对称。所有涉及共同建设、运营、融资、使用的问题,都要探讨成本投入、收益分享、利益互换、损失补偿等矛盾,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京津冀的交通一体化建设。

市郊铁路将达1000公里

具体来看此次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通规划中,轨道网将分四层。

第一层是干线铁路网,主要依托目前既有的铁路,负责沟通150公里及以上的区域。目前,以北京为中心的计划表已经排开:京张、京九、京沈都在推进。这些铁路线将在京沪、京广等网络基础上,加密三地间的沟通。比如京沈线将增加北京怀柔和密云站。京张则在延庆加了条支线。

第二层被称为城际铁路,主要是快速连通京津冀主要城市群,最佳运行距离是70到150公里。日前,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已经成立。目前他们正在规划的线路还有首都机场到北京新机场的联络线等。

第四层是市民最熟悉的地铁,即“城市轨道交通”,平均站间距在1公里左右,主要解决短途通勤的需求。今年,北京市将再增加27公里地铁,地铁里程达到554公里。然而,这种模式不能满足中长距离城市之间的沟通。因此,第三层线网市郊铁路应运而生。这也是目前三地之间比较欠缺的一张轨道网。

专家们介绍,未来这些线路将主要解决30到70公里出行需求。第一条样板线初步确定为平谷线。这条线路全长72公里,其中约22公里穿过河北。目前,该线走向及站位设置细节正在征求意见中。

同时,报道还表示,与普通地铁相比,市郊铁路最高时速每小时将跑到160公里,比地铁提速一倍。

周正宇说:三地之间的轨道沟通不是简单的地铁线路外延,要充分考虑功能服务内容和半径。北京目前的规划是,建立1000公里地铁网和1000公里市郊铁路网。“除了新建线路,我们还将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目前尝试的S2、燕郊到北京东通勤车等模式等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