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医改满月效果符合预期 三级医院总门急诊量减15%

2017-05-08 15:21:00

 

来源:互联网

医改满月效果符合预期 三级医院总门急诊量减15%

今天,本市医改新政实施刚好“满月”。根据北京市卫计委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本市三级医院总门急诊量减少15.1%;副主任及以上号别就诊人次为208.2万,减少15.9%,看专家难的问题有缓解倾向。

连日来,记者深入本市多家医院采访后发现,本市大医院门诊量普遍下降,一些医院专家号不仅相对好挂了,专家接诊疾病的“含金量”也提高了。与此同时,不少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开始转投社区医院,一些离家近、环境好的基层社区医院逐渐得到更多患者的信任。

医改 新变化

阳光采购平台节约药费约4.2亿元

根据市卫计委公布的统计数据,近一个月以来,本市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累积订购金额51亿元,累积节约药品费用约4.2亿元,节省幅度达8.2%,药品配送企业收到订单数106万条,响应积极,供货正常。

另外,本市的药品费用和药费占比实现了双下降。数据显示:4月8日至5月5日,本市三级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与今年3月相比(下同)减少9.6%,住院例均费用减少4.1%,住院例均药费减少17.7%;二级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减少14.8%,住院例均费用减少14.1%,住院例均药费减少24.0%。

CT、核磁检查工作量与今年改革前相比增加了5.5%和20.1%,费用减少了45.5%和24.4%,共节省费用1.1亿元。

三甲医院门诊量降幅明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医改后,本市不少三甲医院门急诊量下降都比较明显。居民付女士家住丰台区,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今年65岁,又是医保患者,在社区挂号还能免医事服务费,平时有点小病就不往大医院凑了。”

“我们医院门诊量有一个比较显著的下降,大约在15%左右。特别是普通号下降更明显。”宣武医院吴英锋副院长透露,很明显有些单纯开药的患者主动选择了去社区。在宣武医院,专家号下降倒不是特别明显,目前来看,副主任、主任和知名专家这三类专家号,整体下降了不到1个百分点。他分析,这可能跟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等全国知名的专业有一定关系。

市卫计委公布的监测结果表明,医改启动近一个月的时间,三级医院总门急诊量减少15.1%,二级医院总门急诊量减少7.2%,一级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门急诊量增加3.4%。相关负责人分析,当前一些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态有所松动。

大医院接“疑难杂症”比例提高

近一个月以来,本市监测单位普通号就诊人次为855.5万,减少11.9%;副主任及以上号别就诊人次为208.2万,减少15.9%。看专家难的问题有缓解倾向。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大医院专家接诊病情相对复杂的患者的比例提高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牟向东就是其中一个。

他分析,那些病情相对简单的患者就分流到普通门诊或社区医院了,副高或正高级别医生接诊疾病复杂程度更高了,换句话说,就是专家接诊的“含金量”更高了。

“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角度看,我们更希望能接诊一些普通医院看不了的病例。”北大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赵作涛擅长荨麻疹、湿疹等疾病,目前国内专注这一领域疾病的专家非常少。在微信预约挂号平台,他的号每次上线,几乎一分钟就被抢光了。赵大夫直言,“患者挂我的号如果只用来开药,真的太浪费了。现在这个变化趋势,也是医生希望看到的。”

常见病患者更多选择社区医院

医改实施后,在医事服务费、2个月长处方以及缺药登记等便民优惠政策的助推下,患有常见病等病症的患者开始更多选择基层社区医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