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担保公司运行模式的缺陷是什么?

2021-08-07 09:56:43

 

来源:互联网

担保公司运行模式的缺陷是什么?

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代偿破产、自融自担……近日,多位担保行业人士坦言,民营担保公司“倒闭潮”频发,几乎已经陷入“不转型等死”的状态;国营担保公司的盈利和代偿情况也不容乐观。

“担保、小贷、信托这些‘类金融机构’做的业务和银行业务类似,但它们自身却不像银行有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1月20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兰祥表示,在业务操作方面,担保公司有很多不正规的情况出现,比如风险控制能力差、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比重大,随着目前国内一些非金融企业负债规模扩大,担保公司等金融派生机构受影响,出现“跑路”、“倒闭”的情况。

据长江商报报道,“为防控风险,2015年银行全面清理和一些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1月15日,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相关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2014年以来,我们银行和民营担保公司合作减少70%,凡是之前出现过一次问题或者是与其他银行出现过一次担保问题的公司,我们全部都压缩退出了,更多只选择和国营担保公司合作。”

事实上,2012年年初发生的北京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卷款跑路事件,就使得多家银行对民营担保公司警惕加深。上述银行人士表示,民营担保公司容易和民营企业相互“勾结”,将本不符合贷款条件或可贷额度不够的企业信用程度做大,从银行方“套取”更大的额度,然后再进行利益分成。

横亘在银行和担保公司之间的不信任,还与频频出现的“过桥贷款”灰色操作模式有关。

在李林所在的担保公司客户中,有一位做卫浴产品代理的女老板,旗下所拥有的房产和库存经考察仅能向银行借贷500万元,但为争取到该客户,公司为其提供担保从银行贷款700万元,而后,又因客户从其他银行借的300万元到期,担保公司追加了300万“过桥贷款”给该客户偿还银行借款,累计为其融资担保达1000万元。

“眼看自己还不上钱,企业老板就跑了,这成了公司最大一笔坏账,等我们报案时,发现她还将房产和库存抵押给其他公司。”李林称,企业主反复抵押“骗贷”、“补窟窿”,担保公司为赚取担保费等帮其“过桥”延续银行授信,俨然成了行业乱象。

“目前除了本地银行,已经基本没有大型国有或商业银行再跟民营担保公司合作。”一家知名担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负责人透露,“银行的信贷如果更偏紧的话,担保企业更难再生存下去。”

众多担保行业人士称,民营担保行业依赖银行生存,银行资金源为担保公司最为稳定、安全的渠道。一旦银行中止与担保公司合作,就意味着担保公司要么不能再做大额度的企业贷款担保业务,要么只能从民间去找钱,“找钱成本很高。”

“银行没有授信额度的话,担保就无法开展业务。”上述知名担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负责人表示,“而且目前经济下滑情况下,银行信贷进一步收紧。”

经历行业“倒闭潮”之后,生存下来的担保公司是否意味着“安全无虞”?“对一些不合规、不规范的民营担保公司冲击比较大,银行减少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这是市场规律。”1月18日,一不愿具名的金融办人士表示。

有着4年担保公司部门经理从业经验的李林(化名)坦言,自身风控体系不强正是民营担保公司“倒闭潮”和“跑路潮”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李林工作的担保公司,实行“老板拍板”的管理体系,“给谁担保、担保多少很大程度上老板说了算。”

“很少有公司是因为某一两笔代偿做垮,多是到处‘踩雷’,或者大股东资金链断裂。”从担保公司跳槽至财富投资公司的王超(化名)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2014年,湖北省经信委对所有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了一个考核,对注册资本不满足要求的公司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要求注册资金在1个亿以上;2015年4月,省经信委又对全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全面清理,要求融资性担保机构重新进行行政审批,办理执照变更,防止一些公司违规操作、搞集资贷款等。”1月20日,武汉市经信委行政审批处副处长曹秀英介绍,“政府管控力度明显加强。”

曹秀英表示,湖北省经信委融资处2015年6月15日发布的《省经信委关于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风险提示及相关工作的通知》,对担保企业申报、审核标准更为严格,“不仅要有银行盖章的贷保业务明细,在银行那已经有了不良信用、银行不愿意合作的担保公司,拿不到融资性担保公司营业执照。”

在安徽、河南等地,2015年也先后出台关于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和通知,进一步完善融资担保公司行业监管。

根据2015年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联合下发的《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融资担保公司参照该规定中“除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标准划分类型,肯定了其金融机构的身份。不仅如此,2015年8月12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融资担保公司管理条例(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担保公司的运行模式本身存在缺陷,行业内一年的担保费用最多收到3%,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费用不到1.5%,行业平均担保费用水平在2%左右,而代偿却需要100%。“使得担保公司代偿的代价非常大,而担保公司只是一个第三方的中介机构,再怎么帮银行放贷,也就只有3%的盈利。”

要取得更高的收益,要么是通过灰色的手段,同客户达成某种“回馈”契约,要么就是做大资本金杠杆。

以李林所在的资本金为3个亿的担保公司为例,其全部放出只收取3%担保费,年营收最多为900万元,根本不够公司代偿最大的一笔1000万元的坏账。然而,若以1:5杠杆比例放大(行业内限定杠杆为1:10),担保费可收至4500万元,营收率高达15%。若继续做大杠杆,在代偿允许的范围内,其毛利率仍然可观。

“高杠杆自然意味着高风险,在大经济环境影响下,企业还款能力不足,不足的话担保公司就必须100%代偿给银行,银行是不会去承担这个风险的。”上述黑龙江国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企业还不上钱,担保公司只能处理企业反担保提供的抵押资产。

而上述抵押资产,在处置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难以兑现或者延迟兑现的情况。“可能一个代偿官司要打一两年,而这笔资金担保公司已经垫付给银行了,这样就出现了资金缺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