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放大小微扶贫效能 浙商银行探路“造血式”扶贫

2021-08-07 11:10:57

 

来源:互联网

放大小微扶贫效能 浙商银行探路“造血式”扶贫

面对“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这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精准扶贫目标,商业银行金融扶贫任重道远。

除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之外,更多股份制银行等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参与其中。而如何让扶贫不止于公益,如何实现“造血式”扶贫、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发展,是银行参与扶贫面临的挑战。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基层走访时了解到,为探索商业可持续性,部分银行选择通过支持企业间接扶贫。比如,作为股份制银行的浙商银行将扶贫的重担落到了小企业信贷中心,以帮助农户提高自身生产和经营能力。

低利率吸引小微协助扶贫

乐山市金口河区大杠村是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的定点扶贫点,户籍人口104户27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4人。从乐山市到金口河区开车要2个多小时,金口河再到大杠村,山高坡陡而且道路泥泞,汽车无法驶入,徒步进村大概要走上半天。在这种情况下,大杠村成了“隐逸村”,发展滞后,走出去的年轻一代不愿回来,留下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

自2016年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对大杠村定点扶贫开始,该分行总助以上干部与农户“一对一”结对子,同时浙商银行分行行长黄强带队,逐户走访慰问村里的贫困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送去米、面、食用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并向对口联系人都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生产生活、子女读书和就业等,并记下联系方式,设法帮助解决困难。

这是很多商业银行扶贫的缩影。然而扶贫不能止于公益性扶贫,而是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这也是浙商银行成都分行一直思考的方向。

2016年4月,银监会下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入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提到,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要在商业可持续前提下,推进各类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的均等化配置,履行扶贫开发社会责任,突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特惠政策安排,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得到更加实惠的金融服务。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汪蓉平向记者介绍,为了通过金融手段实现扶贫的商业可持续性,经过前期实地调研,该分行制定了扶贫实施方案,并与金口河区政府签订了《金融扶贫合作框架协议》。

“大杠村的村民以农耕、养殖业为主,然而由于居民都是老弱病残,且交通十分不便,吃不了的粮食,只能烂在村里。”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办公室主任瞿志斌告诉记者,怎样实现农户的有效种植、养殖,怎样解决产品运输及销路问题,成了该分行帮助大杠村实现金融脱贫的切入点。

汪蓉平介绍道,在对大杠村的扶贫工作方案中,该行将选择特定区域,落实并开办“浙商农场”,走订单式农业模式,并对农户种植、养殖技术进行培训,根据实际对村民种植的蔬菜、天麻,饲养的鸡、猪、羊等进行包销,另要求分行内总助及以上中层干部对各自所结对帮扶的农户家中种植的蔬菜、饲养的家禽家畜等进行采购、包销,帮助村民发展家庭种养业、一户一策拔除“穷根”。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总经理付安明告诉记者,由于大杠村地势高,适合种植茶叶,该行已经带着与该行有贷款合作关系的茶叶经销商来大杠村考察过,打算通过农户种植茶叶,由经销商包销的方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如果合作意向达成,我行会通过贷款给企业,再由企业帮扶农户来实现对‘三农’的间接金融支持。我们正在考虑,对协助我行扶贫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比如降低贷款利率、提升贷款授信额度等,提升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同时惠及小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