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银行、电商试水区块链

2021-08-07 11:45:24

 

来源:互联网

银行、电商试水区块链

郭梦仪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发展如火如荼。据统计,预计到2020年,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超18万亿元,行业发展空间巨大。随着规模扩大,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

对于供应链金融,《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银行了解到,目前不少银行早已通过区块链进行小范围试水。此外,京东、苏宁等各大巨头纷纷加紧布局区块链。

近日,京东已向内测企业开放“智臻链”区块链服务平台,并于8 月初上线全球区块链防伪追溯联盟主链。苏宁也正式发布白皮书,计划用区块链打造新零售,完善上下产业链。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B2B无人售货商向本报记者表示,技术的更新迭代意味着巨额的更换成本、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技术推进、版本更新导致的系统是否稳定等一系列风险。目前区块链技术受制于基础设施等因素限制,商用能力较差。

银行业涉水区块链技术

公开资料显示,供应链金融指供应链条中的核心企业依托自己的产业优势地位,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现金流、订单、购销流水等大数据的掌控,利用自有资金或与金融机构合作,对上下游合作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万亿应用市场前景为区块链的应用提供了平台,而区块链则提供了技术支持。

某区块链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供应链金融在应用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桎梏,催生了其对于“区块链”这一类新技术的的应用需求,使得“双链合璧”模式的发展成为可能。

王建表示,当前阶段,供应链金融面临着四大难题:一是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不透明性导致的隐藏风险;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仅愿为一级供应商提供保理业务、预付款或存货融资;三是供应链金融对于核心企业的依赖限制了行业的发展;四是资金交易操作复杂。

而区块链将大大减少供应链金融在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首先,区块链可以完整保存节点数据,形成数据网络,使得供应链交易透明化;其次,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可以建立强信任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减少融资成本;再次,由于区块链建立了可信任的链网络,可不再依靠核心企业,实现自由化、多元化和市场化发展;最后,区块链可以提供给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使用,利用区块链多方签名、不可篡改的特点,使得债权转让得到多方共识,降低资金操作难度。

虽然目前谈区块链颠覆银行业为时尚早,但银行业的区块链革命已经到来,目前区块链已经被不少商业银行应用。

本报记者向银行了解到,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均已经实现区块链技术的业务落地。如中国银行在2016年10月便启动了区块链电子钱包的研发工作;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中标中国工商银行区块链项目,提供区块链相关技术培训,帮助中国工商银行完善区块链底层建设,并提供技术支持,最终实现区块链技术在中国工商银行产品中的应用。此外,中国工商银行还参与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研究工作。据悉,招商银行也实现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全球现金管理领域的跨境直联清算、全球账户统一视图以及跨境资金归集这三大场景。

电商供应链金融崛起

除了银行业,京东、苏宁等综合电商因自身业务需要,也开始对自身的供应链金融进行区块链技术的运营。

“区块链生态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而这个信任的基础又是来源于对信任的需求。在有了这一需求后,还需要有极强的权威力量,或者有极强的运维能力推动这件事,这些先决条件对于当下大部分入局区块链领域的企业来说都不具备,所以在市场机制下这类企业也会逐渐淘汰。”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刘肖凡说。

苏宁金融区块链首席分析师宋沫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区块链应用场景非常广,涵盖金融、医疗、版权、教育等领域。可以看到,应用区块链的场景,具有以下特点:多方合作且缺乏信任、仿伪存证、非实时交易。在此场景下,区块链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黑名单是信用记录中存在严重负面信用行为的个人或法人名单, 通常存放于各类放贷金融机构、信用卡、企业征信机构等。 由于大多数机构的黑名单不对外公开,有信用问题的用户可在不同机构间借贷而不会被及时发现,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针对上述问题,苏宁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的数据共享和存储方案。

不过宋沫飞也表示,区块链作为新技术,需要重新搭建,做节点建立服务器,运维耗费巨额成本,中小企业较难承受。除了技术不成熟导致了商业模式无法很好地应用以外,行业对区块链的认知、包括法律规定,核心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并贯彻区块链技术到产业链上下游,都是区块链商业化的阻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