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iPhone生产订单削减10% 苹果烂了?

2021-08-07 23:46:53

 

来源:互联网

iPhone生产订单削减10% 苹果烂了?

【中国经营网注】生产订单削减10%,是苹果烂了还是iPhone已经饱和?iPhone的销量在未来一年内的时间内下滑到一个“波谷”。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苹果烂了,还是另有原因?本文来自百度百家。

生产订单削减10%,是苹果烂了还是iPhone已经饱和?

在人们的不断唱衰中,苹果终于走出了它从销售神坛滑落的第一步。

近日,瑞士信贷表示,苹果已将元件订单削减了10%。瑞信称:“削减订单似乎是因为新的iPhone 6s需求疲软,目前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产量将低于8000万部,明年第一季度的产量将在5500万至6000万部之间。”瑞信同时将2016年的iPhone销售预期从2.42亿部下调至2.22亿部,预计2017年的销售将同比增长6%。瑞信在研报中认为:“我们相信,这种调整反映出了iPhone 6s与6s Plus的行销放缓使其发行更为疲软。”

联想到前段时间国内某iPhone 6代工工厂的离职潮,再看苹果元件订单10%的削减量,以及瑞士信贷对苹果未来一年内销量的“看低”,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得出一个结论:iPhone的销量在未来一年内的时间内下滑到一个“波谷”。

而瑞士信贷同时又预计iPhone“2017年的销售将同比增长6%”,这说明瑞士信贷认为在一个短暂的“波谷”之后会回暖上升。

那么,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苹果烂了,还是另有原因?

iPhone的质量有问题吗?没有,iPhone 6s的产品质量依然那么好,并且不乏出彩之处。iPhone的对手们对苹果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吗?我感觉没有,不管是国外的三星,还是国内的华为、小米,他们和苹果完全是两个竞争层面的对手。苹果的对手,其实只是苹果自己。果粉们对iPhone失去了兴趣吗?也不是,粉一种产品,就像粉一名歌手,那是很多年的热爱,不会几年就失去兴趣。是价格太贵吗?看看国内各地的报价吧,iPhone 6s的降价速度远胜于前几代产品,如今己经是4000元级别的水平了,与之前的历代产品相比可谓“物美价廉”。

既然这些都没有问题,那原因是什么?在笔者看来,iPhone生产订单削减10%背后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苹果产品的逐渐饱和。

这么多年,苹果卖出了多少iPhone啊!

iPhone2007年问世,2011年2月销量达到1亿部,2012年2月增长至2亿部;2012年底前夕,销量突破3亿部;2013年7月,销量达到4亿部;2014年3月8日达到5亿部;2015年3月10日,在主题为“Spring Forward”的特别产品发布会上,苹果CEO库克宣布从2007年截止到当时,iPhone销量已超过7亿部。而从2015年3月之后的两个季度, iPhone的出货量分别为4750万部和4800万部。也就是说,从iPhone诞生至今,iPhone已经售出8亿多部。这个数字,怕是很多厂商难以望其项背的吧。

库克在2015年7月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时曾经透露过一个这样的数字:“根据IDC的数据,智能手机市场在五年内将从2014年的13亿增长到2019年的19亿。”全球智能手机容量只能是这么大了,苹果的保有量已经够大。

买苹果手机的用户,一般是两种,一种是老用户换代,一种是安卓手机转型。当然,也会有第一次购机的。这里,我们主要看看老用户换代。一般iPhone用户更换新iPhone的频率是多久呢?当然,我们不能只看那些出新机就换的发烧友,只是针对那些一般的用户。2014年3月,一份来自CIRP消费者机构的报告称,“Pad用户更新换代产品的频率低于iPhone用户。大部分iPhone用户通常都会每两年更新一次iPhone, 购买最新款设备。”也就是说,正常的用户一般在两年更换一次新iPhone。iPhone推出已经8年,除去最初几年的试探和适应期,我感觉,除去那些年龄上还未成长起来的用户群,一大批该买iPhone的用户都基本上买了。

库克在上述会议上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还透露过一个这样的数字:“iPhone 6推出之前就用iPhone手机的用户中,有27%换成了iPhone 6或者iPhone 6 Plus。”那么,这27%的用户,会不会在未来的一年换新机呢?有一部分会,但不会是全部。而上次没有更换iPhone 6或者iPhone 6 Plus的用户,在来年也有可能是部分更换、部分不更换。所以,当更新换代成为产品销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后, iPhone销量下滑是必然的。而到了2017年,两年换机高峰来临时, iPhone的销量说不定还会涨起来。

因此,在笔者看来,iPhone生产订单削减10%很正常,因为苹果手机产品的饱和,苹果不得不如此。

(编辑:赵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