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屈臣氏中国区业绩连降 线下门店转型待考

2021-08-08 05:22:10

 

来源:互联网

屈臣氏中国区业绩连降 线下门店转型待考

近日,屈臣氏集团所属的长江和记实业公司发布了2017年中期财报,截至2017年6月30日,屈臣氏中国同比店铺销售额下降6.2%,较2016年同期下降8.5%,下降幅度有所收窄。

就在今年3月,屈臣氏及百佳中国行政总裁罗敬仁因个人原因请辞,由高宏达全面接管屈臣氏中国业务。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高宏达的全面接管及屈臣氏门店转型,使得此次上半年中国区业绩出现好转。

不知从何时开始,屈臣氏已经不再是时尚达人购买美妆产品的必去之地。如今,屈臣氏也走上了它的转型之路,开始全面升级店铺,据说还要回归老本行向消费者提供药品,且网站名称为“屈臣氏大药房”。据消息称,武汉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屈臣氏”)收购了某家药店,并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C证。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武汉屈臣氏就已获得湖北省食药监局核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可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

当前,屈臣氏线下门店以及官网商城已有保健品、创可贴等医用产品在售。北京昭邑零售商业咨询首席顾问刘晖表示,屈臣氏最初是出售药品的,此次算是回归老本行。尽管屈臣氏自身存在销售医用药品的基因,不过,想要发挥出线下强大的竞争力,屈臣氏还必须在线上线下有效转化问题上发力。《中国经营报》记者就屈臣氏怎样利用线下门店及庞大的会员资源等问题,向屈臣氏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门店销售额继续下滑

在未来,除了能在屈臣氏购买化妆品,还可以在其开设的大药房里购买药品。湖北省食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是武汉屈臣氏,网站名称及域名分别为“屈臣氏大药房”和“watsonshealth.com.cn”。有业内人士认为,屈臣氏布局医药电商只是不得已而为之,面对主营业务业绩的不断下滑,屈臣氏需要找到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点,目前能够想到的或许就是医药电商了。

资料显示,“屈臣氏大药房”这个名字,早在1963年李嘉诚旗下的香港和记黄埔集团正式收购之前就已存在。在国外,屈臣氏也有大药房,提供药品服务,但在中国屈臣氏线下门店仍以销售化妆品为主,药品方面只出售一些简单的医药用品,如常见的晕车药、驱蚊水等。

《中国经营报》记者实地走访屈臣氏北京五道口和中关村门店,也发现当前屈臣氏线下门店仍以化妆品为主,除了医用酒精、创可贴等常用药品以及维生素、善存等保健品之外,未见其他药品。随后,记者从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现,该局1月22日的公告显示,向武汉屈臣氏核发《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允许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批准日期为2017年1月10日,截止日期为2022年1月9日。

屈臣氏官网显示,当前屈臣氏在中国内地430个城市拥有超过3000家店铺和逾6000万名会员,也是国内为大众所熟知的保健品及美妆产品零售连锁。不过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美妆电商的发展,屈臣氏线下门店销售额继续承压。

据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公司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长江和记实业公司零售部门收益总额与去年同期相近,为735.57亿港元,EBITDA及EBIT分别为65.27亿港元和52.32亿港元,同比分别减少1%及2%。财报解释原因为汇率影响,以当地货币计,上述三个指标分别增加3%、3%及1%。虽然保健及美妆产品部门增长,但中国区销售额同比下降6.2%,相对2016年下降8.5%有所趋缓。有分析认为,下降幅度放缓,说明高宏达的全面策略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也说明在短期内屈臣氏业绩并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互联网电商的冲击下,屈臣氏也涉足电商,不过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显然没有线下门店高。在五道口门店内,一位赵姓消费者告诉记者,她很少上屈臣氏官网买产品,“还是习惯来线下门店,也很方便”。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线上不仅仅是一个渠道,也是一个品牌传播的渠道,而传统企业常常把互联网电商作为渠道的补充,对屈臣氏来讲也是如此,其线下门店只能吸引固定范围的消费者。刘晖表示,当前互联网电商红利期已过,流量转化成消费者的成本非常高,而且屈臣氏会员习惯在线下门店购物,将线下会员转移到线上只是存量资产,对屈臣氏来说意义不大。但如果做增量资产,获取新的流量,那么获客的成本或许比开一个新门店的费用还要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