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要闻 >

打假“碳排放管理师”等“山寨证书”:稳就业提质量须多措并举

时间:2022-06-21 13:26:01

 

来源:澎湃新闻

打假“山寨证书”:稳就业提质量须多措并举

你听过说“碳排放管理师”吗?“要不要考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进入未来三十年的黄金行业?”这些花八门的名头,听起来颇为动人的话术,却让不少人陷入到一场精心设计的“两万块考一张废纸”的骗局。近期,人社部印发文件,针对“山寨证书”问题开展全国范围的专项治理工作。

这些“山寨证书”主要聚焦在职业技术技能类培训,通过制造一些并不存在的职业资质,吸引潜在客户群,达到背后的营销目的。这些机构的培训内容通常不成体系,质量不高,大多未经标准化课程体系建设。取得这样的证书,并不会有益于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市场认可度。有的机构甚至乱收费、违规办学、发证,伪造证书,虚假宣传,承诺保过就业。这些都被列为“山寨证书”的重点整治问题。

全球经济放缓之下,就业领域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一些行业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岗位出现缩减,年轻人总体的就业压力较大。有些人开始关注新兴行业、零工经济等领域的就业机会。这客观上成为“山寨证书”出现的心理基础。“山寨证书”的主要目标群体,多为刚迈出校园不久的大学毕业生,暗合了很多年轻人在校园时期就形成的“考证为王”的惯性,与初入职场,或多或少存在职业能力和技能焦虑的群体心理。

近年来,作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家对职业资质进行“七连清”,职业资格认定和许可事项清单显著“瘦身”。压缩后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对于关乎公共利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及生命财产安全的职业,采取准入式管理,并不断缩减不作为强制性准入要求的水平评价类资格的数量。

“瘦身”后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缩减了70%。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未经批准,不得在清单目录之外自行设置国家职业资格”。政府清单的缩短,旨在划清行政管理与市场的边界,严格管好政府该管的资质,同时放开与激活地方和市场对行业人力资源的灵活自主配置。

各地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部署、产业结构有所不同,对具体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和技能水平要求也会存在差异。国家清单的缩短,为地方留出了因地制宜、引导地方市场发展的空间。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对人才技能需求感知最为直接。鼓励企业自主评价,可提升用人单位与人才对接的效率。特别是具有业务特色、非通用性专业技术,企业自主评价可以更及时有效贴合用人的实际需求,便于企业更加灵敏调节选人用人机制,促进实际就业。

打假“山寨证件”是为了整治乱象,还市场一个晴朗的职业环境,目的并不在于抑制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社会化职业技能评价仍是有价值、待开发的行业蓝海。发展社会化评价体系,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研发构建职业技能体系,是社会力量协同共治的有益探索。有条件、有实力的机构,可以锚定国际前沿领域,开发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化职业培训教学体系。地方可多措并举激活市场角色,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依法依规,有序发展培训和认证业务,培育高质量、高认可度的社会化职业技能标准。

比如,可借鉴国际经验,一些专业领域合资质的企业法人、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建立研发专业领域的课程及教育培训体系。通过长年耕耘,历经市场竞争的大浪淘沙,有些知名培训机构在培训质量、课程体系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上达到了较高水准,成为业内的职业水平的引领者,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和行业认可。虽然这些市场化的职业培训和认证体系不作为职业准入的强制性要求,但因其高质量的培训效果,被行业作为用人的重要参考,成为行政力量的有机补充。

当然,政府监管也要持续跟进。“山寨证书”的目标通常是新兴、时髦、热门行业。新业态在发展初期,大多会经历一个行业规模及前景尚不明朗的自然生长期。除了少数行业试水者,资本方、从业者、监管者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这一阶段较易成为行业问题爆发前的窗口期,也容易成为相关政策尚未及时跟进的监管真空期。

常态化管理机制应成为专项治理之后强化政府监管的集中发力点。应持续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多部门联合执法。通过应用互联网+信用监管,建立多元化发现机制,提升问题识别、信息追踪效率,同时实行失信联合惩戒。此外,为鼓励营造和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社会诚信,应启动信用修复机制,对“黑名单”进行动态管理,建立“白名单”加强正向激励。

(作者张楠迪扬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