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出海的中国资本为何独宠以色列?

2016-08-04 17:34:00

 

来源:

以色列,犹太教、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如今,出海的中国资本,正在这片“流奶与蜜之地”上扎根发芽。

十天时间两起并购,金额超60亿美元

据以色列《商业报》(The Marker)3日独家报道称:以色列最大互联网公司IronSource将出售给中国公司,价格可能在18亿美元左右,最终成交价格可能会根据谈判而有所不同。

而根据前两日中小板公司世纪游轮公告,以巨人香港牵头、数家金融巨头参与的中国财团已同意以44亿美元现金收购游戏公司NEW CIE。其中核心资产为以色列的CIE Israel Ltd旗下的移动休闲社交游戏业务。史玉柱、马云等大腕悉数出现在本次收购之中。

这些天文数字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呢?

南方财富网数据显示:2015年以色列的名义GDP为2962.94亿美元。

光是中国资本近期44亿美元收购NEW CIE,以及18亿美元收购Iron Source,就相当于以色列去年GDP的2.09%。

中国资本出海以色列已成潮流。上述两项只是冰山一角。

我们来看看,近年来中国资本在以色列的典型案例:

2013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旗下的平安创新投资基金(Ping An Ventures)创立了一支1亿美元的基金,专注于美国和以色列的科技项目。

2014年,联想集团于8月末向以色列迦南基金投资约1000万美元,后者是总部位于美国的迦南伙伴(Canaan Partners)旗下的风投基金。

2015年,光明乳业斥资近70亿元收购以色列最大的综合食品企业特鲁瓦的控股权。特鲁瓦是以色列最大的综合食品企业,产品有乳制品、禽蛋制品、肉制品等,其重点业务乳制品占据着以色列50%的市场份额。

2016年4月,复星集团宣布全资收购以色列顶级死海矿物护肤品牌AHAVA Dead Sea Laboratories Ltd。。交易作价以色列新谢克尔2.9亿元,约合人民币4.96亿元。

而中国的BAT,在以色列也陆续试水。2014年12月,百度向以色列视频捕捉技术公司Pixellot投资300万美元,为百度首次投资以色列初创公司。

2015年1月,以色列二维码公司Visualead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阿里巴巴集团。这是阿里巴巴首次投资以色列初创公司。

收购动因:科技强国加便宜!

那么,以色列到底有什么地方,让中国资本倾心不已呢?

首先,这是一个人口小国、科技大国。 在今年1月5日的首届中国——以色列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上,一位以色列经济部官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在以色列平均每8分钟就会有一项新技术诞生。

早在2009年,以色列就有63家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除美国外,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最多的国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报告显示:2000年到2005年,以色列用于研发的支出占到GDP4.5%,而美国为2.7%,这段时期我国的研发支出仅占GDP的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以色列的科技基因能吸引住强大的中国资本不足为奇。那么,还有另外的原因吗?

我们先来看看世纪游轮的收购。公告显示:

目标资产2015 财政年度(即2015年1月1 日至2015 年12 月31 日),实现营业收入总额7.25亿美金,实现Adjusted EBITDA(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2.82 亿美金。

目标资产2016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56亿美金,实现Adjusted EBITDA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1.87 亿美金。

按照2015年数据计算,世纪游轮收购NEW CIE的市销率只有约6.10倍。

而与此同时,国内资本市场类似资产价格已经较为昂贵。如宣布收购新三板公司墨麟股份的卧龙地产,给出的收购价格为44亿元。墨麟股份主营业务为网络游戏的研发和授权运营,包括页游、端游、手游的研发和授权运营以及相关ip的开发和授权使用。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墨麟股份资产总额11.33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9.51亿元。此外,其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1至3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2.93亿元和0.5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5506.64万元、1.75亿元、2.50亿元。

照此计算,卧龙地产收购墨麟股份的2015年市销率约为15.02倍,高于世纪游轮收购以色列公司2.5倍!

对此,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先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在互联网、通信等许多行业上,还有一些短板。以色列作为重要的科技强国,它的一些创新和技术优势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名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硅谷、欧洲的创新企业相对来说价格已经较为昂贵,而以色列还是属于价值洼地。因此受到中国各路资本青睐也是情理之中。

但此外,他还表示,中国企业频繁海外收购,要防止单纯为了品牌效应,而高价收购的情况。毕竟品牌的经营,还需要文化融合,因此有时候也会有高价收购以后,品牌经营效果不如预期的情况。“日本在八十年代就是前车之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