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绿金委碳金融工作组发布《中国碳金融市场研究报告》

2016-09-08 15:41:00

 

来源:

北极星售电网讯:2016年9月6日,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尔森基金会等联合主办的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任ErikSolhiem、瑞典财政部副部长PerBolund、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汇丰银行大中华区总裁黄碧娟等300多名全球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要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绿金委副秘书长梅德文代表绿金委碳金融工作组,在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碳金融市场研究报告》。

今年4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绿金委主任马骏博士委托和绿金委的指导下,北京环境交易所牵头成立了绿金委碳金融工作组,负责开展碳金融市场相关的政策研究、产品创新、能力建设及交流合作。《中国碳金融市场研究报告》是绿金委碳金融工作组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由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中节能华璟碳资产管理公司、中碳未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汉能碳资产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中伦律师事务所伦敦分所等机构共同完成。

碳金融市场即金融化的碳市场,它是欧美碳市场的发展主流,也是中国碳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在现实的国情条件下,中国碳市场建设实际面临着两大基础性任务,一是从零开始建立和完善排放交易(ETS)机制,这也是七省市试点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二是在交易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方面逐步实现金融化,让ETS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使碳价信号真正引导节能减排和低碳投资。第二个任务,也是《中国碳金融市场研究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报告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是:一、对碳金融市场的基础概念及原理进行系统分析;二、对欧盟碳交易体系及伦敦碳金融市场等国际典型案例进行解剖;三、重点探讨七省市碳交易试点及碳金融创新基础上的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四、对中国碳金融市场的未来趋势及主要挑战进行展望;五、基于上述研究,提出支持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

报告认为,碳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工具(碳期货、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等)、融资工具(碳质押、碳回购、碳托管等)和支持工具(碳指数和碳保险等)三类,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更有效地管理碳资产,为其提供多样化的交易方式、提高市场流动性、对冲未来价格波动风险、实现套期保值。从层次结构看,碳金融市场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碳交易规制体系(ETS),也包括微观层面的二级交易市场、融资服务市场和支持服务市场,其中二级交易市场是其核心,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而宏观框架和微观结构的过渡衔接部分则是一级市场。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成熟度,可以从市场效率的角度来衡量,一是资源配置效率,一是市场运行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包括碳价的有效性和碳价的稳定性,市场运行效率包括市场的流动性和碳价的权威性。

上一页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