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国企改革是东北振兴关键之一

2016-09-21 17:22:00

 

来源:

日前,辽宁7户省属国有企业在沈阳产权交易所面向全社会征集战略投资者,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至此,千呼万唤的东北新一轮国企改革再度发力,助推新一轮东北振兴。

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占据东北经济“半壁江山”的国有企业改革是重中之重。近日,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共同发起,联合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四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破题发力:东北全面振兴的新体制与新机制——2016东北振兴论坛”举行,1300多名与会专家学者就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国企改革是东北振兴关键之一

分化——这是今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运行的关键词。上半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6.7%和5.7%。从数据来看,辽宁省经济下行压力最大;吉林省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向好态势,GDP增速追平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经济仍处于爬坡阶段,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正在逐步回升。

其中,吉林和黑龙江的经济主要得益于传统优势产业的上扬;而辽宁经济遭遇“低谷”,主要是受投资下滑和工业下行的双重影响。

“东北振兴面临新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副司长杨荫凯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当前东北经济增速相对偏低,困难较大,仍处于缓慢筑底回升过程之中。分化现象直观反映出东北发展形势和面临问题的复杂性,但这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间体制机制和结构性差异的正常表现和必然结果。

“这就决定了,东北不会以整个区域齐步走的方式完成振兴转型,而更可能以雁阵形式实现突围,这对准确把握好工作节奏次序,制定实施好更加精准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改革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杨荫凯说。

分析东北三省经济成分不难发现,国有企业作为“国之重器”,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以辽宁为例,其国有经济比重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800多户,资产超过2万亿。

进入“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东北传统“国字号”“原字号”“初字号”产品丧失原有优势,而新的动能尚未接续,以致经济转型踯躅不前,拖累整体经济发展。

“国企改革是东北振兴的重头戏,是牵动影响东北转型改革的关键。”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振兴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东北国有经济占比偏高,国企改革与整个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相连,尤其在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国企改革若不率先破题,全面振兴可能无从谈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认为,人们对东北国企改革尚缺乏统一认识,目前也相对缺乏真正落地的改革成果,改革红利迟迟不能得到释放。

从做强做大到做优做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确了137项重点工作和127项重大项目。

在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方面,《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快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深化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领域工作任务,包括制定和组织实施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在东北地区改组组建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在部分转制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和分工激励工作等。

这与此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一脉相承。《若干意见》将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作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了改革目标与路线图。

总体来看,在经济整体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东北经济真正回暖仍需时日。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一轮东北振兴,“四个着力”是核心要义。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获得政策面支持的同时,面对国企改革的“硬骨头”,既要“下猛药”,又要调整思路,针对东北国企特殊性分类施策,做活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指出,东北国企改革关键是做活做专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做活,就是推动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证券化,使资本能够动起来;做专,就是在需要国有资本发挥作用的各个领域,提高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做优,就是按照国家战略目标的需求优化布局结构,全面提升效率;做大,把以上几项做到位了,国有资本的规模就会不断壮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