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如何破解新能源消纳难?电改的一大本意是要恢复电力的商品属性?

2016-12-16 10:25:00

 

来源:

电改9号文中提出,电力体制改革要管住中间,放开两端,要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的电价。这就是说,上网电价不再像从前那样由发改委核定,而是由各发电企业彼此竞争决定。政府主要核定输配电价,输配电价也会逐步过渡到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分电压等级核定。这就是大家说的,电改的一大本意是要恢复电力的商品属性。

但是电改本身并不是孤立的或者封闭的。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温室气体减排任务艰巨,能源结构亟待转型。在这个大背景下,任何一个与能源相关政策都要与之呼应,电改也一样,最直接的一点,就表现在能够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上。

电改9号文中列举了亟待通过电改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提及“节能高效环保机组不能充分利用,弃水、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区窝电和缺电并存”。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也紧跟9号文发布《关于改善电力运行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社会上,近几年关于可再生能源消纳难的讨论从未停止过。

可以说,作为二次能源的电力,承接着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重担,而电力体制改革成为解困可再生能源消纳难的希望所在。

识别消纳难

解决问题之前,先要识别问题,对于可再生能源消纳难,原因是多方面的。

供给端,我国电力装机容量总体过剩,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全口径电力装机容量达150673万千瓦,与弃风、弃光、弃水问题相比,弃煤问题更严重,弃煤率已经超过20%。所以消纳难已经不仅仅是可再生能源面临的问题。

需求端,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过去七、八年间,对水泥、钢铁等产业近16万亿元的投资仅增加了产能而未能产生收益,这种错误投资直接导致当下经济增速放缓,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滑。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明显低于2014年的3.7%和2013年7.5%。

一个需要被注意到的事实是,在国家能源局规划内的可再生能源都已经被消纳,被弃的可再生能源都是规划以外的部分。规划外的风电、光伏等装机容量增多,超过了按规划建设的电网等级承载量,而电网建设又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是一部分可再生能源传递不出去的原因。

上一页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