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新生代TMD和BAT战略差异 谁将是BAT的接班人?

2017-07-04 17:12:00

 

来源:

遥望2016的背影,中国互联网薄雾不去。不仅诸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铩羽而归,似乎巨头们的火药味也日渐消退。

刚刚过去的六月份,缺少布道和对决的互联网圈似乎有了一点涟漪。新美团大众点评CEO王兴接受访谈重提阿里的股权插曲,饿了吗创始人对王兴的观点颇有异议,携程创始人梁建章重燃了对美大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的争论。所有的焦灼和争论的背后似乎有一种追问使然:谁是BAT的接班人?谁有资格,谁有想法,谁有能力。

天下跪拜BAT久矣,人心思变。大家都在期盼着爆炸性的新闻出来,谁不行了,谁又行了,虽然这些对于企业家来说都不是一天可以发生的。但这对于观察者来讲,任何的蛛丝马迹都显得充满乐趣。就像王兴对BAT中“AT”和“B”做了区分,言外之意认为百度已经不能成为美大的路标。关于BAT的故事,就是这样充满着荣耀与挑战,这个没那么性感的逻辑问题由于掺杂了个人色彩变得性感起来。

本文将从战略思想的角度和大家客观分析新生代TMD和BAT的战略差异,我们通过对六家公司业务的模型化抽象,试图回答关于BAT接班人的问题。

“塑造竞争”和“参与竞争”

抽象到BAT的共性特征,我们只发现一个——他们有能力“塑造竞争”。

从发展阶段上看,BAT所有的战略都是基于存量用户和自身能力的运营开发,而TMD们的所有战略都是基于用户获取。简单来看,BAT已经消化了流量红利,并且由此推动在向更深刻多维度的战略进化,而TMD在经济下行和消费升级的情况下依然追求重新获得BAT早期的竞争优势。显然,TMD的热度在于参与竞争,而BAT的平静在于已然成为竞争的塑造者。

就像一位智能汽车行业的高管这样评价腾讯:马化腾在特斯拉上有布局,是大股东之一,在蔚来汽车也是股东,所以腾讯虽然在这个领域没有激动人心的发布,但是已经是世界级的巨头。腾讯从很多维度都超越了竞争。

财务上看,2017财年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增长56%,盈利578.71亿;而腾讯公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收入增长48%,盈利561.17亿;百度2016年全年营收增长11.9%,利润116亿。总体,除了百度业绩稍微逊色之外,BAT在过去的一年里业务规模高位基础上仍保持强劲增长。对比美大数字:美大在2016年全年的交易额是2400亿人民币,2017年将达到3600亿。用交易额呈现业绩增长,也就是默认了:美大还处于商业模式验证阶段并没有规模化盈利。

据说美大的毛利率在5%左右,而业内人士认为BAT的平均毛利应该在20%以上。整个TMD阵营似乎并没有意愿转变前期互联网的生存思维,依然希望通过获取新用户、提高工具粘性、拉高GMV降低边际成本增加边际收益。

成长阶段的差异是很显然的,这背后也推导出战略思维的差异性。王兴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企业家,带领公司一路拼杀,具有非常鲜明的竞争惯性,他们习惯于不断强化自己对成功经验的认知。访谈中,王兴认为“让大家吃的更好,活得更好”已经清晰的定义了美大的战略,不过一位同行对此评价道:美大总体上给直接客户的中小商家的服务增值部分并不清晰。比如一个小店用了美大的外卖系统,一家会所用了点评的获客系统,这两个系统给美团带来了交易,但是并没有为美团带来全新的用户,甚至经常发生用户在店里临时买优惠券打折的情况。这和天猫和淘宝的交叉式获客模式不太相同,美大天生的弊端就在于对有限用户的分发,以及对特定指向服务的推荐。而美大的“中央集权”对比阿里式的流量批发的能力并不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