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食品行业:浪潮迭起 小豆子撬动大产业

2020-04-03 09:42:00

 

来源:东兴证券

投资摘要:

咖啡产业三次浪潮迭起,供给推动产业变革。新形态咖啡产品的推出,不断推动消费者习惯的演变。技术改变产品形态,推动产业革命性发展。在过去的近200年里,西方咖啡产业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在1938-1970年,以雀巢为代表的速溶咖啡兴起;第二次在1971-2000年,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品牌连锁咖啡厅扩张,咖啡消费的社交属性凸显;第三次浪潮从2003年延续至今,精品化咖啡发展,产品重新超越体验,成为消费者注重的核心要素。我国咖啡产业的发展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我国的咖啡种植由台湾于1884年引进,其后云南、海南等地先后引种。1989-1997年,速溶咖啡兴起;1997-2015年,咖啡厅发展,台系、欧美系、韩系咖啡店品牌陆续进入我国;2015年至今,互联网咖啡品牌兴起。

全球咖啡产销分布不对称,价值集中在下游流通环节。咖啡的种植和原料销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精深加工和终端销售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利润相对丰厚。上游种植环节集中度不高,在产业链中的价值贡献只占约1%,中小咖农议价能力低,利润空间低。中游加工行业相对分散,价值贡献约占6%。而下游流通环节参与者主要有批发商和零售商,需求量大,集中度较高,价值贡献约为93%,是最主要的利润产生环节,下游流通渠道的扩张成为咖啡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速溶咖啡市场集中度较高,雀巢稳居第一。据淘数据,2018年我国速溶咖啡市场规模约700亿元,其中雀巢咖啡以28.5%的市占率位居第一,远高于第二名的5.7%,行业CR8为53.7%,集中度较高。即饮咖啡市场中雀巢有一家独大之势。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2018年即饮咖啡市场中,雀巢以68.3%的市占率稳居第一,市场份额约为第二名北京汇源的14倍,有一家独大之势。行业CR8为88.5%,比速溶咖啡市场集中度更高。咖啡馆咖啡市场集中度较高,星巴克收入稳居第一。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4.4万家咖啡店,其中星巴克、瑞幸、麦咖啡分别以3684家/2000家/900家占据前三,而到了2019年末星巴克和瑞幸的门店数量已经分别达到4292家和4507家。从营业收入来看,2018年我国的咖啡店市场规模约为271亿元,其中星巴克市占率近60%,位居第一,第二名麦咖啡只有6.4%的市占率,差距较大。整体行业集中度高,CR5市占率近75%。

投资策略:我国咖啡消费市场增速较快、空间尚大。我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咖啡人均消费量仅为德国的0.71%,美国的1.6%。全球咖啡市场规模超过12万亿,而我国目前只有约700亿,与人口比例差距较大。同时,我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2%的增速。2025年,预计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将达到1万亿的规模。参考日本的咖啡消费发展,30年后我国咖啡市场规模有望超5万亿。我国咖啡市场发展将有如下三个趋势:新茶饮发展推动咖啡渗透率提升,大饮品行业蓬勃发展。通常咖啡和茶饮被当做相互替代品,产生此消彼长的效应,但我们通过将咖啡消费需求拆解为成瘾性需求、商务社交需求、对于饮品的可选消费需求三类分析,认为我国新式茶饮市场的快速发展短期内不会影响咖啡市场,由于行业的供给推动属性,新式茶饮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咖啡消费的渗透率提升。

速溶咖啡市场的品牌壁垒高、市场增速放缓,即饮咖啡成为新晋咖啡产品聚集领域。全球瓶装即饮咖啡将在2022年实现31亿美元增长,复合年增长率为7.5%。而我国总体咖啡市场发展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因此我们预计即饮咖啡在我国的市场规模增长仍将高于全球水平。

连锁咖啡店外带是快生活+定制化+互联网背景下的趋势。全球咖啡消费中87%是现磨咖啡,远高于速溶咖啡和即饮咖啡,而我国现磨咖啡消费只占咖啡消费总量的18%,有巨大增长空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便利性成为了消费者的重要诉求。“互联网+”趋势下,连锁咖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互联网咖啡模式不仅局限于咖啡消费,包括新式茶饮在内的连锁饮品市场都开始走上互联网营销模式。

相关标的:雀巢、星巴克、瑞幸咖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