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以房留人”举措频现

2017-09-09 09:02:00

 

来源:互联网

“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以房留人”举措频现

为吸引外来人才或留住本地人才,今年来多个城市推出了纷繁多样的举措,希冀在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中具备竞争优势。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多地的政策发现,为人才提供租房和购房补贴成为了多个城市的共同选择。据记者统计,至少有14个城市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不同层次人才提供购房或者租房补贴。

一些受访学者认为,住房难、买房贵,已是困扰当代青年的首要问题。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具备足够的能力,却因在大城市无房可住,不得不舍弃适合他的岗位,那就不仅是其个人的遗憾,也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

“城市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为人才提供租房和购房补贴的一个新近案例来自于武汉。为招揽人才,该市相关领导近日表示,给予大学生的“房价要优惠,年薪要提高”。作为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武汉却常年受到无法留住大学生这一问题的困扰。

如今,作为旨在将百万大学生留在武汉的一项重点工程的组成部分,武汉计划今后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人才公寓,5年内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同时争取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保持房价在中部城市相对低价,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无门槛落户以及最低年薪制。

无独有偶,在武汉之前,诸如南京、济南、成都、天津、长沙等其他10多个地方政府也将租房和购房补贴当作吸引人才的重要举措。

有学者指出,多年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大量的发展机会,吸引了许多精英人才离乡前往。此消彼长,精英都跑去了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人才自然就少了。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资深研究员李津逵表示:“今天的城市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过去是给资本优惠,现在是给人才优惠,这不是进步吗?”研究城市化和城市更新等领域的李津逵对记者说。

实际上,深圳在吸引人才方面给外界树立了一个颇为成功的先例。位于一线城市之列的深圳向来以宽容友好的人才政策和开放的创业环境为外界所称赞,这也将深圳推向了一个创新经济极为发达的区域。

早在两年前,深圳就为引进本科以上学历人才提供数额在几千到1万多元不等的资金补贴,这些补贴金额在去年开始提高,并放宽了落户深圳的门槛。去年,深圳启动了人才安居工程,明确人才安居工程的保障对象、标准和方式,加大人才安居住房建设和有效供给力度。

去年初离开北京在深圳就业的唐小姐说,深圳的落户政策极为宽松,几个月后,她就拿到了深圳的户口,还获得了2.5万元的硕士人才补贴。

多家企业为人才购房提供帮助

通过提供租房或购房补贴以留住或吸引外来人才的,不仅局限在城市之间,企业之间同样早有先例。

据《中国经营报》了解,担忧高房价导致人才流失的部分实力雄厚的科技企业今年正在加大力度帮助员工实现购房目标。诸如腾讯(0700.HK)、阿里巴巴(BABA.N)、网易(NTES.O)、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正在采取措施,以帮助员工买房。

腾讯为公司员工提供无息贷款,在一线城市买房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贷款额度,其他城市则最高25万元。网易也根据员工级别和年限,为员工提供数额不等的无息贷款。

阿里巴巴则在杭州为员工建造了约380套房源,中签的员工能够以市场价的三分之二购买房产。而小米此前则与万科(000002.SZ,2202.HK)磋商,讨论在后者位于北京海淀的一个地块上建造员工住房,尽管讨论中的方案里这些房产无法公开交易,但其价格仅为市场价的一半左右。

部分观察人士认为,政策的差异导致了有无房产通常成为是否能够享受完备的城市配套服务的关键因素,买房成为了在城市居住的普遍选择,这使得各地政府和企业争相以住房相关政策的优惠来吸引人才。这也促使了今年来多地提出“租售同权”,从落户、入学向医疗、就业、社保等更多社会福利领域拓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牛凤瑞说,如果居住问题成为了人才的后顾之忧,那他们投入创新事业的精力也将受到影响。他说,国外的科研人员可以数天不出实验室,但像孩子上学这样的问题可能都会成为国内人才发展的干扰。

但一些人士对通过提供购房补贴来吸引人才的方式仍抱有疑虑。人们担忧,类似于政府提供住房优惠购买条件的人才引进方法可能会出现投机行为,部分以低价购入房产的人才或许并不真正志在创新创业,而是看中房产的巨大套利空间,实际上是钻了政府人才引进政策的空子。

牛凤瑞就认为,将人才引进与房地产相挂钩,是中国独有的情况,具有阶段性和必然性,但不应该成为未来努力的方向。

他认为,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自由的思想空间,以及诸如知识产权保障等一系列的制度性建设,才是真正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当前的一些买房优惠等措施,只是在付出与薪酬不相匹配的情况下,对人才的暂时性补偿,不具有长远鼓励人才成长和队伍建设的能力。

李津逵则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对人才给予相应补贴是好事,关键是什么是人才、怎么认定人才,这都需要看下一步的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