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稳外贸政策出台提高出口退税率或将提振我国出口

2018-09-22 09:14:00

 

来源:互联网

稳外贸政策出台提高出口退税率或将提振我国出口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再度引发市场关注:在美国时间9月17日,美国政府宣布于9月24日起,对原产于中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进口关税,并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加征关税税率上调至25%。此前美国已经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了关税。这在业界看来,贸易摩擦升级对我国出口形势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而在当前变化的国际环境下,税务总局与财政部近期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机电文化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9月15日起,为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对机电、文化等产品提高增值税出口退税率,并自2018年9月15日起执行。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获悉,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逐步显现,而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六个稳”中就着重提到了稳外贸,因此本次提升退税力度或是为了对冲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来稳外贸的政策举措。该举措或有助提振我国出口,同时也有助我国出口企业降低出口成本。

据瑞银的估算,本次退税涉及产品在2016年的总出口近3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总出口的14%。估算加权平均的出口退税率从12.7%上调了近2个百分点至14.6%,预计本次退税共能为出口企业节省增值税近70亿美元。

主要针对电气机械和机械设备产品

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一共涉及到397项产品。其中,将多元件集成电路、非电磁干扰滤波器、书籍、报纸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将竹刻、木扇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将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安全别针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9%。

具体来看,据瑞银统计,本次退税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电气机械(1239亿美元,加权平均退税比例上调1%)、机械设备(439亿美元,退税比例上调1%)、钢铁(401亿美元,退税比例上调4%)、仪器设备(301亿美元,退税比例上调1%)、船舶、塑料等。可见主要针对电气机械和机械设备产品。而上一次提高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还是在2016年的11月1日。

而在美国加征关税已包含、或即将包含的产品中(即全部2500亿美元产品),出口规模较大的产品包括机械设备、钢铁、电气机械、仪器设备、贱金属、家具等。绝大部分钢铁制品、约五分之一的机械设备、三分之一的仪器设备的退税率都有所提高,而绝大多数电气机械和家具都没有包含在内。

关于本次退税中较多针对电气机械和机械设备,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对记者分析,“电气机械和机械设备是中国对美国出口最大项的产品;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器机械设备出口商,因而这些行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这些行业也是吸收就业与创造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国内就业与地方经济也比较重要,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行业进行重点扶持。”

在机械设备行业,尤其是挖掘机出口销量持续超预期: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挖掘机出口量同比增速始终维持在90%以上,数据不断创新高,出口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也对记者分析称,“因为这些行业在目前情况下受到影响较大;同时,这些行业也是中国出口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

事实上,为支持外贸出口,有公开数据显示,1月至8月,全国税务部门共办理出口退税10052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8月办理出口退税1198亿元,同比增长15.8%。

对于为何出台该新政,章俊对记者表示,“中美贸易争端升温和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会在未来几个月逐步显现,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六个稳’中就着重提到了稳外贸,因此本次提升退税力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冲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来稳外贸的政策举措。”

颜色也持相同看法。他对记者表示,新政出台主要是应对当前变化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当前升级的贸易战,美国已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进口关税,而且在未来3个月后可能会加征到25%,这对我国出口企业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该政策也是实现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个稳”的重要步骤。

因为7月3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强调,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方面要做好“六个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并且,9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把已定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部署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投资,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确定促进外贸增长和通关便利化的措施。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上述会议还确定:一是推进更高水平贸易便利化,今年将进口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进出口监管证件再压减1/3并降低通关费用。二是进一步降低进出口企业成本,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降低出口查验率,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和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融资、加大对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