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两度更名难解困境 融易融亿元兑付压顶

2021-08-07 08:21:07

 

来源:互联网

两度更名难解困境 融易融亿元兑付压顶

不到30天的时间里进行了两次平台名称变更,深圳P2P平台融易融也算是行业内一朵“奇葩”。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阅融易融的官方公告看到,6月24日,融易融将平台名称变更为“自由金服”。7月22日,该平台再次公告称,“经公司管理层研究一致同意,将平台名称由‘自由金服’改回‘融易融’。”网站名称在短时间内连续变更在业内已经罕见,而第二次变更回原名也反映出公司管理层的决策仓促。

事实上,频繁变更平台名称的背后,是融易融面临着的高额兑付压力。

根据网贷风险评估机构贷出去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29日,融易融平台贷款余额约为2.5亿元,截止到2015年7月28日,融易融平台贷款余额约为2.3亿元,且平台现金流状况较差。更值得注意的是,自5月下旬至今,融易融平台每周新借款规模小于当周待收款,资金流为负。

对此,融易融方面对记者表示,平台贷款余额不到2.3亿元,仅为1.25亿元左右。第一步方案已经落地,将通过债权再次转让的方式进行资金盘活。同时也表示,目前已经完全停止投资者提现,投资者的债权将在平台上二次出让。融易融曾在7月初向投资者承诺,会尽量在1个月之内恢复正常提现,但至今正常提现没有恢复的迹象,反而完全停止。

更名背后压力隐现

今年6月初,有投资人在P2P论坛上发帖称,融易融平台开始出现提现限制,且开始多次出现以“系统升级”为缘由的官网无法打开的状况。

6月24日,融易融公告表示,将更名为“自由金服”,同时推出老用户新增投资可享额外30%收益,同时全免投资服务费的活动。7月22日,融易融再次发布公告称,为了响应广大投资用户的需求,落实投委会监督小组的意见,经公司管理层研究一致同意,将平台名称由“自由金服”改回“融易融”。

至此,融易融平台试图通过更名,推出新的优惠活动来吸引新增投资资金,进而挽救平台的举措又回到了原点。

有投资者对记者表示,融易融平台其实早在今年5月份就已经开始出现运营问题,更名自由金服后以新平台的形象面向投资者,是为了以高收益、新项目来吸引资金挽救平台。而作为平台的老投资者,他只期待能拿回原有的本息。不曾想,融易融在更名后强制要求投资者到期款的90%进行继续投资,无奈之下只能被动接受。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6月25日融易融平台开始出现明显提现延期,多位投资者提现不到账。随后,融易融从7月2日开始提出限制提现计划,并提出投资人参股计划,公告显示,“回款1000元以内的全额提现,超过1000元的10%当日提现,90%或选择续投。信用卡用户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信用卡充值,提现到账时间为T+1个工作日。未到期的投资项目,或选择债权转让,折价出售。”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提现限制规则颇多。7月28日,有投资人公开表示,融易融平台7月中旬发布的投资体验活动项目,到期后提现成功,但是一直未到账,询问平台客服得知,目前系统维护修改,且需要投资3个月以上的标才可以提现。

借款规模小于待收规模,平台如何为继?融易融方面表示,未来主要通过二次转让债权获得回款。融易融此前已有过类似尝试,但效果却并不理想。

据此前公开资料显示,融易融更名后,在原有的“融抵押”项目之外,增加了“融助学”“融转让”“活期宝”等新的投资项目。其中,“融转让”项目也是融易融平台给出的解决方案之一,原有投资者可将手中债权项目打折转让。此外,6月28日融易融的子公司(深圳自由城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也上线了“自由店”购物商城。

高额投资收益,以及一系列的新活动难以挽救颓势。根据贷出去数据显示,融易融更名后当周(6月22日至6月28日)新增借款745万元,但当周待收款达1934万元,此后连续两周的当周待收款均超过2000万元,而新增借款则在700万至1000万元之间。

融易融试图通过债转股、债权转让等多种方式解决平台运营压力,但投资者并不都买账。有投资者表示,后期融易融平台的新增借款中部分都是投资者到期后的转投。此前,也有投资者公开表示,目前已经根据融易融的提现措施获得提现,剩余的也会续投,之后再看融易融的处理情况决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