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全球乳业进入“中国时刻”

2021-08-08 05:56:29

 

来源:互联网

全球乳业进入“中国时刻”

蒋政

70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票证时代”被当成奢侈品的牛奶,如今早已成为了生活必需品。从凭“奶票”排队订奶,到APP上“一键订奶”,从一个几乎没有饮奶量和产奶量的国家,到中国乳企龙头伊利集团位居全球第八并直指五强千亿目标,中国乳业的发展让世界瞩目。

与此同时,全球化布局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乳企的常规动作,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国乳企尤其是作为乳企龙头的伊利,不断构建和完善“全球健康生态圈”,推进全球乳业进入“中国时刻”。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中国乳业已经成为全球不可忽略的增长极,自身发展以及海外布局都在深刻影响着全球乳品市场的发展。

“当下伊利提出‘全球健康生态圈’的倡议,积极协同全球合作伙伴,拓展行业蓝海。”伊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奢侈品”变身“必需品”

在伊利集团乳业博物馆,至今仍收藏着45年前的一张“月份付奶卡片”。那时,每次领取牛奶后,卡片上的对应日期都会盖上一块小小的红印,取奶记录和饮奶时光留在了这张卡片上,也鲜活珍藏在百姓的记忆中。

在呼和浩特市民陈继华的记忆里,关系着一家人的“福祉”的票证中,唯独牛奶票令她印象最为深刻。“那时的印象就是总吃不饱,几乎不可能喝上牛奶。”刚上初中那会儿,陈继华的身体特别不好,一个远房亲戚得知后特意给家里送来一张牛奶票。陈继华的哥哥从此多了一项任务——每天提着玻璃瓶子去供销站打牛奶。

陈继华还记得呼和浩特天寒地冻,哥哥从外面回来时膝盖和胳膊肘都摔破了,可是手里的牛奶瓶却安然无恙。“哥哥举着牛奶瓶,还冲我笑。每次回忆起这一幕,心里都不是滋味。”

《中国统计年鉴(1980)》显示,1949年,全国只有 4 家乳品厂,12万头奶牛,年产奶量2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0.4公斤。陈继华当年喝的牛奶来自伊利集团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它成立于1956年。

后来,牛奶开始逐渐普及。从“没见过、没地儿买”,到种类丰富、购买便利,牛奶进入寻常百姓家。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 587 家,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产量 2687.1 万吨,其中液体乳产量 2505.6 万吨,乳粉产量 96.8 万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约 95 万吨。

伊利2019年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50.71亿元,实现净利润近40亿元。伊利目前稳居全球乳业8强,并多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

记者梳理中国乳业发展历史发现,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受当时牛奶加工技术所限,牛奶再香甜,也难以打破“保质期短、运输半径窄”的局限,无法运到全国各地。

在快消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冯启看来,让牛奶走进千家万户,并开启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源自1997年的伊利。

1997年,伊利引入利乐液态奶生产线,极大地延长了液态奶的保质期;1999年,伊利大规模引进“利乐包”等国际主流技术,开创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伊利虽然实现了一定的经济规模,也引进了很多高新技术,但这些技术的核心被卡在外国企业手里,生产线维护成本非常高。经过反复推敲,伊利终于掌握了维护甚至改进生产线的核心技术。伊利技术员还大胆创新,仅在一条生产线上的技术创新就接近20个。有了自主技术能力,国内的液态奶行业登上了新的台阶,全行业开始了高速发展。

“伊利液态奶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伊利其他产品品类(冷饮、奶粉)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中国乳业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改变了中国人的饮奶习惯。”冯启认为。

伊利突破地域限制,开创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让“没见过、没地儿买”的牛奶随着车队从内蒙古到达了大江南北,打破了保质期短的局限、跨越“区域经济”屏障,奠定我国乳业迎来大发展“黄金时代”的基础。

“70年来,中国乳品产量实现连续跨越三个千万吨;2018年乳业标准化程度、规模化程度已经达到61.4%。”日前,在2019中国全球乳业(CGD)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邓兴照晒出了中国乳业发展的“成绩单”。

当下,走进任何一家超市,货架上一定都会摆满各式各样的乳制品。昔日“一票难求”的牛奶,早就成为了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

中国品质背后的“中国智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