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多渠道探路“三农”
银行多渠道探路“三农”
张漫游
近来监管层为农村金融市场频亮绿灯。银监会于12月15日当天连发三文,分别针对农信社、村镇银行、农商行,主要落地点在提升“三农”金融服务,并鼓励民资进一步介入上述基层金融机构。这为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带来利好消息,将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支农信贷。
尽管如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基层调研了解到,受到抵押物不足、变现困难、农村信用环境差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涉农贷款风险依然较高。这让一些银行不敢在农村放开手脚做贷款。
业内人士认为,加大涉农贷款投放量需要以搭建合作平台的方式分担风险,实现农户信用增级。部分银行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的涉农贷款就已经开始了这种营销模式的升级。
多项政策扶持“三农”
12月15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工作的通知》拟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向民资的开放力度,推进农信社产权改革,提升农信社“三农”服务水平。
当日,银监会同时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监管指引》。其中,前一文件指出在保持主发起行最低持股比例前提下,加大民间资本引进力度,通过提高准入透明度、降低主发起行持股比例、引进新的民间资本等方式,稳步提高民间资本持股比例。
12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税收支持,延长两项“三农”贷款所得税优惠的政策。此前,央行11月19日发布的新“融十条”还提出要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等政策。
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三农金融部经理刘立军表示,提高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的优惠力度,无疑将增强放贷的积极性。
尽管中央已多次出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但近日记者在基层调研了解到,受两方面因素影响让一些银行做涉农贷款时有所顾虑。一方面是银行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压力已逐渐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是抵押物不足、变现困难、农村信用环境差等情况依然存在,涉农贷款风险较高,尤其是一些小额信用贷款,没有抵押物,这种情况下借款人的经营风险易转化为贷款人的信用风险。
拓展“三农”授信模式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尽管涉农贷款风险可控,但银行仍不敢掉以轻心。为了帮助涉农小企业信用增级,银行急需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强化银政、银企、银保、银担、银协合作。
在银政合作方面,多名银行人士认为主要是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实现非标抵押物的评估和流转。以邮储银行辽宁分行为例,该行利用地方财政的贴息政策加大对再就业贷款及妇女在就业贷款的投放力度,为城乡的就业创业提供零利率和低利率贷款支撑。先后与省妇联、人社厅、财政厅、团委等部门搭建了合作平台,再就业贷款和妇女创业贷款,最高额度可达10万元,短短几个月内,即投放贷款近5亿元。
近期,该行又搭建了省农委、省林业厅、省供销社三个合作平台,对合作社、专业大户及林农给予了资金支持。沈阳市康平县汇老农人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通过邮储银行信贷支持,走向致富道路的典型代表。邮储银行为其量身定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业务,额度高达500万元。通过资金支持,合作社购进了240吨化肥,扩大了经营规模,预计一年内耕地面积可由5万亩扩大至11万亩,在康平县经营规模位居首位。
虽然,有些金融机构已将目光投向农村市场,但由于农户缺少正规抵押物,涉农贷款难的问题,依然未能有效缓解。据悉,邮储银行辽宁省分行在原有小额贷款的基础上,成功推出农房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专业大户贷款等新型贷款产品,期限最长达5年,贷款额度最高达500万元,利率也进一步下调,并配置了灵活的还款方式,受到了用户的普遍欢迎。目前,该行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已累计投放近500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银担合作不仅降低了银行借贷风险,更解决了很多用户因担保物不足而产生的融资难题,对“三农”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去年,邮储银行辽宁省盘锦市分行与当地财政局下设的一家信用担保中心合作。截至目前,该分行通过担保贷款的途径已经产生了14笔业务,目前结余是1.12亿元。盘锦金穗谷物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邮储银行根据客户具体情况为其授信500万元,凭借资金支持,该公司2013年收入创造了历史新高。
记者了解到,以往农户等想要贷款,因为集体财产和土地不能抵押,必须要以几户联保的形式实现,且贷款额度在5万元左右,根本满足不了农场运作需要。吉林省政府引导各市成立了物权融资公司以后,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该公司,以此向金融机构申请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物权公司提供还款保证。如农民未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物权公司将农民适当期限的经营权另行转包,并用转包获得的收益偿还金融机构贷款,待新的转包受让方的转包期限届满后,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动退还农民,以此做到风险可控,让金融机构放心为农民贷款。
吉林省延边州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又称为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正是因为政府成立了物权融资公司而得以迅速推广。目前吉林省已有包括吉林省农业信用联社、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此项贷款。其中邮储银行龙井支行与龙井市物权融资公司合作,结合“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创新研发了“果树收益保证贷款”,让果树农场的资源得以变成资产。
从2013年5月成功发放第一笔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起到现在,邮储银行龙井支行累计发放该项贷款近8000万元,其中为84家专业农场放款4481多万元,为219户农户发放贷款近1500万元,为220户果农发放贷款近1000多万元,涉农贷款投放同业占比由原来的不足10%,提升到现在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