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流动性“遇堵” 银行出招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2021-08-07 11:46:53

 

来源:互联网

流动性“遇堵” 银行出招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求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要求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打通去产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业成本。

当前,实体企业自身融资情况是否得到了改善,银行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化解高杠杆难题,并不意味着金融机构“一刀切”地减少贷款。现实中,许多企业一方面有大量票据、应收账款等资产“趴”在账上,另一方面因缺乏经营性流动资金,不得不向银行贷款和融资,增加了负债和杠杆,但是新兴企业又以轻资产运营为主,缺乏抵质押物、较难获得传统贷款。

如何让企业闲置资产“转起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盘活流动性

从央行近期公布的社会融资数据看,受直接融资和表外融资大幅萎缩影响,规模大幅下降。而7月中旬以来,监管部门下发了一系调整政策,以缓解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问题。

“不是企业没有钱,而是‘小马’硬绑到了‘大象’腿上。”某小微企业财务人员表示。《中国经营报》记者得知,前期该企业出现了流动性紧张,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中沉积的票据、应收款项占比较大,供应链总体融资成本较高。

实际上,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连续下发了多个文件来推广和支持供应链金融创新。其中,《关于推广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推广以关联企业从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获得的应收账款为质押的融资服务,及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另外,《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则明确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以浙商银行为例,该行的池化融资平台、易企银平台和应收款链平台(三大平台),为企业提供流动性金融服务,盘活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而减少外部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以票据资产沉淀为例,浙商银行产品专家楼驰恒表示,票据在整个企业的交易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7年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企业累计签发的商业汇票是16.77万亿元。贸易流通业、工业制造业等领域票据最多,在购、销环节的票据结算量能够占到销售收入的60%至80%。像我之前走访过的企业,有些企业甚至能够占到90%以上。”楼驰恒介绍。

虽然企业之间的票据交易量非常大,但是难以发挥“准现金”价值。对于企业来说,票据管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等问题。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购销环节票据期限、金额难匹配,“两小一短”(小银行、小面额、余期短)票据变现难等问题,浙商银行通过建立包含涌金票据池、出口池、资产池等在内的池化融资平台,来盘活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少资金占压。

“池化融资平台就像银行给企业建了一个‘池子’,企业可以把报表上难盘活的资产,如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理财产品等资产放进池子里,灵活转化成随时可以使用的银行融资产品。同时,还可以把银行授信也放到池子里,使‘池子’蓄水量更足。”浙商银行相关人士比喻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