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瑞信52.8亿美元“偿债” 保险“猛将”蒂亚姆铁腕改革

2021-08-07 16:47:15

 

来源:互联网

瑞信52.8亿美元“偿债” 保险“猛将”蒂亚姆铁腕改革

两年前,蒂亚姆(Tidjane Thiam)离任英国保诚集团CEO,加盟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以下简称“瑞信”)首席执行官的消息,曾一度让英国保诚集团的公司市值快速缩水近20亿美元,而其新东家瑞信的股票价格则飙涨7%。

就是这样一位在保险业“神话般”的人物,最近再次让瑞信成为新闻的焦点。2月14日,瑞士信贷发布财报显示,“瑞信去年四季度净亏损23.5亿瑞郎(约合23.4亿美元),主要受美国诉讼和解开支拖累,并计划今年进一步裁员5500人。”

这意味着,瑞信正以和解的方式为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向不当销售MBS的案件进行买单。

据知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与美国司法部的和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位新CEO的上台, 尽管瑞信一直不承认整个过程中有任何过错,但是该诉讼确实进行了很久,对瑞信来说,涉及2008年前的业务已经完全退出,该案只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所以索性不如解决掉让整个公司轻装上阵。”

当然,分析人士也指出,“蒂亚姆不希望这个遗留问题在他任期内对他有任何影响,也是推动这一和解的重要原因。目前蒂亚姆在瑞信内部大刀阔斧厉行改革,而与美司法部的一起诉讼显然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公司精力。”

公开消息显示,2016年底,瑞信与美国司法部原则上达成和解,以52.8亿美元握手言和,其中包括同意向司法部支付24.8亿美元的罚金,以及和解后五年内向客户提供的28亿美元的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瑞信对外披露的消息显示,“该协议需要商定最终文件及征得董事会的批准。”如今财报消息则进一步确认了该和解已获得董事会的批准。

熟悉蒂亚姆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蒂亚姆与其他的银行家领导不太相同,他是一旦认定目标,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还是非常有勇气向目标前进,我相信很多同样的事情放到一些其他银行家的面前,很可能会畏首畏尾,但蒂亚姆仍会毅然决然做这样的决定。”

“偿债”+ 裁员

事实上,无论是偿还10年前的“债务”,还是裁员,都与蒂亚姆担任瑞信CEO后所推行的改革密切相关。

“我们经历了两年痛苦的结构调整,之所以说是比较痛苦的,不是因为新CEO的战略不被支持,相反瑞信内部对新CEO推行的新战略是非常认同的,而是因为瑞信进行改革的时间不太好,改革的这一阶段正是市场最动荡、最不好的两年,所以改革遇到的阻力比他刚进入的时候要大的多。”一位瑞信内部人士如是说。

从具体的改革成果来看,瑞信目前主要的业务侧重点在私人银行业务和财务管理业务。作为一家瑞士银行,瑞信私人银行业务在欧洲、亚洲、美国几个区域发展非常好,其受影响最大的则是传统的投行业务,由于过去几年收益不够理想,很多国际大银行都在要么完全退出,要么逐步砍掉该项业务。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索性一并处理掉过去的问题欠债对公司反倒是利好,否则美司法部的诉讼随时都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一样悬在头上。”分析人士表示。

事实上,金融危机过去八九年间,美国司法部(DOJ)一直对当事银行穷追不舍。在瑞信宣布达成和解协议之前,德意志银行(DB)也公开称与美国司法部原则上就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不当销售案件达成和解,同意支付31亿美元的民事罚款,另外在美国提供41亿美元的客户补偿,而美国司法部最初要求德银支付140亿美元罚金。

不仅如此,同样被美司法部“追击”的还包括巴克莱银行,就在瑞信案尘埃落定之际,美国司法部对巴克莱银行及几家美国子公司提起了民事诉讼,指控巴克莱从2005至2007年不当出售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价值超过310亿美元,该诉讼称,一半以上的相关贷款违约导致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而在横扫欧洲银行以前,司法部已经对美国国内投行开过大量罚单。2014年其曾向花旗银行开出120亿美元的罚单,但最后花旗银行只交了70亿美元。2013年,摩根大通被罚款130亿美元,美银美林支付了167亿美元罚金,高盛则支付了51亿美元罚款。

由此,与被诉各大银行比较下来,瑞信所承担的和解金额是相对较低的。不过,有消息称,“美司法部对非美国本土银行采用了更为严格的政策。”

“当然,这只是市场上的观点,如果从证据上来看,司法部对非美国银行的歧视性政策还没有谁能拿得出来。”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除了和解金额本身之外,人们关心的仍然是这一案件对瑞信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裁员的具体内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