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中国因何成工业机器人第一大买主?

2014-07-28 11:40:00

 

来源:互联网

中国因何成工业机器人第一大买主?

【中国经营网注】在市场普遍低迷的态势下,我国制造业中“用工荒”、“高成本”等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压缩了制造企业的盈利空间,凸显了当前业内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同时也促使有潜质、有能力的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寻找新出路。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向高端转变、承接国际先进制造、参与国际分工的巨大挑战,机器人应成为推动转型的重要力量。

据经济日报报道,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年减弱、工业转型升级需求释放和生产力成本上升等问题的凸显,再加上科技进步后的工业机器人性价比临近拐点、接受度逐渐增强,工业机器人在不少领域已隐隐形成替代人工的趋势。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3.7万台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是2012年的近3倍。中国不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是成长最快的市场。

巨大的注塑厂房内,塑料原材料经过各个机器的自动化操作,变为一个个成型的空调零部件,一只只机械手将成品放在传送带上输送到打包区,搬运机器人在厂房内穿梭运送各种货物,而员工只是站在生产线的终端打包成品的部件……

这是近日国内某空调企业注塑厂房内的工作场景。在这里,机器和人已经完全分离,以往需要人操作的机器,现在已经能独自完成一系列流程操作,而人仅是负责最后的打包。

机器人成转型重要力量

随着智能化以及向互联网转型大潮的汹涌来袭,传统制造企业正面临着一波裁员、以“机”代人的节点。

日前,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主动向外界曝出了海尔的裁员计划:海尔在去年已经裁员1.6万人的情况下,今年仍将继续裁员1万人。此外,京东方的北京8.5代线面板工厂也已经大量启用机器人操作。不仅家电业如此,工程机械领域这一现象亦初露端倪。三一重机董事长俞宏福表示:“机器人应用已形成一种趋势,它是一个体系,需要事先去筹划,需要改变我们的思路和管理方式。”

在海尔裁员事件后,记者咨询了不少家电企业,结果发现,多数知名家电厂家都引入了机器人进行操作,而且都很肯定机器人的效率。随着机器人的量化生产、使用,其本身成本也在下降,甚至比预估的还快。某电机公司就表示,每引进1台小型多关节机器人,可以完成2名工人的工作量,2年即可收回成本。而在5年前,收回成本则需要3至4年。与人工费上涨相反,机器人成本的收回时间正在缩短,这也有利于促进机器人的普及。

机器人能够如此有效地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劳动力难题,大批引进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更何况,比人更稳定、可靠的工业机器人也能够促进多年来一直在推动的产业升级换代,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从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东莞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近5年东莞有66%的企业投入资金开展“机器换人”工作,92%的企业表示未来2年将继续加大投入或准备开展。已经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有49%的企业节省生产人员10%以上,20%的企业节省生产人员30%以上。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市场2013年销售的工业机器人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超过日本,位居全球首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不超过2016年,中国全球机器人保有量有望超过13万台,同时也是全球需求最大的市场。

这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通过统计信息交换的方式,第一次实现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较为全面的统计。据统计,2013年中国企业在中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按可比口径计算销量较上年增长65.5%。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