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企“裸捐”股权9年陷泥潭 受捐方被指“家族套路”
港企“裸捐”股权9年陷泥潭 受捐方被指“家族套路”
合作方的一场捐赠却让一所学校陷入困境。香港律师胡百熙将其持有的香港某公司全部股权捐出,但蹊跷的是,9年之后,受捐的内地某公益基金会却并未入账。
在基金会的指点下,胡百熙将香港联合资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合公司”)51%的股权,转让至北京金义豪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义豪公司”),另外49%的股权捐赠给了该基金会。
但《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金义豪公司的股东及高管,恰是基金会理事长于戈的丈夫和儿子。时至今日,金义豪公司也未兑现对胡百熙的承诺。
2017年,该基金会因为在开展募捐、接受捐赠以及使用资产的活动中存在违规行为,遭到了民政部的处罚。但民政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并未查清此次捐赠问题。
截至记者发稿时,相关基金会未对采访做正面回应。
获捐股权未入账
1998年,香港联合公司在内地的全资子公司联合资源教育发展(燕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郊联合公司”)取得了河北燕郊某地近150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并陆续兴建了约4万平方米建筑物,曾被估价7500多万元。
这些资产是燕郊联合公司的所有标的资产,也对应着香港联合公司100%的股权。
2002年起,香港联合公司与中国防卫科技学院(以下简称“中防院”)在此地合作办学,中防院成为该地的使用者,并陆续在该地上兴建了约7万平方米建筑物用于办学。但后期双方产生纠纷。
2009年,胡百熙准备将其实际持有的香港联合公司100%股权捐赠给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关健基金会”)。但由于捐赠的是股权,无法直接变现,关健基金会向胡百熙推荐了第三方公司协助捐赠资产变现。
于是,2009年,胡百熙将香港联合公司的49%股权捐赠给了关健基金会,并在香港公司注册处实现变更。2010年6月,胡百熙与金义豪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以对价3750万元转让香港联合公司51%的股权。
金义豪公司承诺融资人民币3750万元在2010年末前支付给胡百熙。胡百熙此前接受央广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些钱将捐赠给浙江大学。而据了解,时至今日,金义豪公司承诺支付给胡百熙的3000多万元,还未兑现。目前,胡百熙委托了浙江大学处理。
2010年6月之后,关健基金会和金义豪公司成为香港联合公司的两大股东,分别持股49%和51%。但记者发现,胡百熙捐赠给关健基金会的49%股权,并未在关健基金会2009年的年度报告中得到体现。
民政部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个基金会的这个事情我们了解一些,但具体的我们也还没调查清楚。受捐股权这个应该会披露吧,或者在附注里面要有吧。”
但记者仍旧在2009年关健基金会的年度报告中没能找到这部分受捐股权的任何信息,此外,在随后几年关健基金会的年度报告之中,该部分股权依旧未得到体现。
另外,记者在关健基金会2011年的年度报告中发现,该基金会2009年的年检结论是不合格,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报告中,关健基金会2007年、2008年的年检结论皆是不合格。另外,接连数年该基金会的评估等级为最低的1A。
受捐股权再转让
中防院在处置与燕郊联合公司资产纠纷的过程中获知,关健基金会理事长于戈的丈夫为时任金义豪公司董事长的郝毅,金义豪公司经理郝锐系二人之子。
“当时胡先生捐赠的时候不知道他们有这层关系。”中防院方面负责人说道。
此前媒体曾确认了上述亲属关系。但关健基金会章程明确规定,其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事实上,郝锐还有另一个身份,即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的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的直属事业单位,而关健基金会正是由关工委发起成立的。
另外,2014年,郝毅卸任金义豪董事长和公司法人。第二年,于戈辞去了基金会理事长和法人的职务,担任了香港联合公司的董事,其丈夫郝毅则随后则成为了基金会的理事长和法人,双方“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