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仅三成农户获金融支持 “三农”金融缺口待补

2021-08-07 11:36:54

 

来源:互联网

仅三成农户获金融支持 “三农”金融缺口待补

王浩然

4月25日,国家提出了对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实施监管考核,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的普惠金融服务。这是继今年强调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后,国家对于推动深化“三农”金融业务的又一举措。

而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回归小额分散上具有天然优势,尤其是在服务“三农”金融方面,同样承担了相应责任。

翼龙贷总裁陆奇捷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恰能够对农村金融存在的缺失形成补位。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并非是绕开金融监管而进行套利行为,而应该是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去做传统金融所不能触及的领域,有效地扩大市场覆盖。同时通过线上化的手段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风险管理,完成传统金融很难完成的部分。”

“三农”金融仍存缺口

尽管各个金融机构持续发力“三农”金融,但“三农”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一环,“三农”金融的市场缺口仍不小。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蓝皮书”)中指出,我国仅有6000万户农户能够在农村的银行金融机构中获得贷款,占比只有27%,有超过9000万户农户无法从正规渠道中获得金融支持。

据蓝皮书测算,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三农”金融的缺口约为3.05万亿元。这一缺口的存在,为“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015年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为125亿元,“十三五”时期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20年总体规模将达到3200亿元。

虽然相比银行、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网贷目前涉及的农村金融力量仍然相对较小,但是越来越多的平台正在加入其中。

2015年,据蓝皮书的观察,专注“三农”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大约有15家。到2016年,大量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涉足“三农”业务。据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其业务范围内包括“三农”业务的P2P网贷平台达到335家,而聚焦“三农”领域的网贷平台有29家。

2016年以来,随着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其发展环境大大优化,这将使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从中央的政策精神看,要求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形态都要通过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目标,“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资金需求方大多数都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是互联网、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典型表现,也是“三农”互联网金融未来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重要原因。

前景看起来相当诱人,但实际操作起来也并不容易。主要症结在于,我国部分地区的三农群体几乎没有接受过金融服务,征信记录几乎空白,相较于一二线城市的消费人群,他们对于信用意识淡薄。此外,农业生产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和环境依赖,导致三农群体收入不规律,客观上也对定期还款造成了一定挑战。总体来说,这类业务对于平台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由农业产业向农村二三产转型

网贷平台服务“三农”金融,在服务方向上也根据政策的导向制定不同的方向,目前已经由赋能农林牧渔向赋能农村二三产转型。

2015年底,《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指出,农村地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将是未来农业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三农”领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其业务也由单纯的农林牧渔等农业产业,向农村二三产转型。

以翼龙贷为例,2015年,翼龙贷的100多亿元交易额中,98%以上投向“三农”领域,在2016年的252亿元交易额中,投向“三农”领域的比重下降到90%以下,其余部分大都投向了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尤其是便利农村居民生活的一些服务业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