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文化+商业=文化的倒塌?

2015-07-29 15:59:00

 

来源:

文化+商业=文化的倒塌?

日前,上海市专家学者聚焦田子坊的“升级之困”——过度商业化令老石库门的文化韵味尽失,田子坊到了不得不“变”的关键时刻。

“文化”不仅在田子坊失落。令北京得以入选2004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最具发展性的20个城市之一的798艺术区,如今也繁华依旧而艺术不再。

城市文化街里,文化和商业该如何相处?以文化始、以商业终难道是不可破解的魔咒?

商业不是艺术的敌人

赵璧

在我居住的小镇,每周两次,附近的菜农来卖菜,花农来卖花,还有卖现磨咖啡、自制首饰、手工面包的,还有乐队演奏歌唱。文化特色其实很鲜明,观察来人,基本都受过高等教育,追求自然有机、去农民市场是种有格调的感觉。但你能明确区分其中的文化元素和商业元素吗?

创意文化街区真的纯粹因文化而生吗?我觉得其中掺杂另两个因素,一是文化生产者的群居需求,另一个就是本身有商业因素。

虽说商业化倾向确实加剧了一些文化生产者和艺术机构所面临的困境,但是不能就此将商业与艺术对立起来。商业不是艺术的“敌人”,艺术和商业是可以结合的。

文化应该有载体,商业其实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商业除了赚钱,还是个品牌推广的过程,无人知晓的文化只是个人爱好。但一旦商业化,就要考虑市场。什么决定市场,是供需双方。供方一味迎合需方,文化就要变味,供方不顾需方,就会没钱可赚。

怎么找好均衡,我想对于供方,也就是文化生产者来说,可能要更细化明确受众。不要总把这些街区往旅游景点方向打造,而是要有明确的定位,为自己挑到合适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不只是消费商品,更是对文化有深度理解和认同。

如何明确受众定位?文化生产者本身应该有更成熟的市场营销策略,宁可做小做精,做到提到名字就知道它的代表性,而不是做一个个的酒吧街、咖啡街、变了装的小商品市场——上淘宝就能买到田子坊的各类纪念品,人们又何必出门?

产业和旅游为导向的思路需调整

章超

梳理田子坊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有四个问题需要破解:

一是租金调控机制的缺失。“以文化资本发展街巷”的改造运营理念让人们看到了文化的价值和溢出效应,附近的商业和地产等都因田子坊的存在得到很大的价值提升。但文化或创意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远远跟不上其他行业的水平。日渐增加的租金会导致一批文化生产者不堪重负,选择离开。

二是治理困境。田子坊现在是个混合型社区,商家、房东、艺术家、游客等都在争夺空间。田子坊管理办公室的工作重点是消防、安全、卫生、大客流应对,那么谁来决定田子坊的业态?房屋是用来搞艺术创作还是卖意大利羊绒?涉及田子坊片区的产业规划和管理,需要成立专职机构。

为什么M50莫干山路创意园没那么商业化?除了最初的便宜租金与宽敞厂房吸引了艺术家进入以外,工厂管理方在业态管理方面管控严格,藉此控制园区内的创意产业类型。

三是政府发展文化创意的产业导向思路可否再调整?现在,各地都在推广文创产业园区,但很多属于“圈地运动”,即以空间为导向,以经济为导向。上海市政府对田子坊的大力支持,其决策背后同希望以其拉升打浦桥区块消费层次、打造类似徐家汇的又一城市“副中心”有很大关联。但创意本身的高下其实同占地面积、投资多少不一定成正比,创意一旦被不断复制,必然走向大众化和山寨。

四是旅游导向的问题。当一辆辆大巴开至作为3A级旅游风景区的田子坊,它不变成城隍庙才怪呢。

“半饥饿”的绝大多数需要商业

任骁瑞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商业可以催生创造力,至少可以筛选出一个愈发成熟的业态;而在繁荣期过后,商业却会侵蚀文化空间,或呈现以艺术始、以商业终的“逆淘汰”。

表现之一就是曲高和寡的本地文化或纯粹艺术盈利能力不强,被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受益更多的替代产品或仿品取代。其二是同质化严重,比如在田子坊或798艺术区,酒吧和饭店越开越多。再有就是以古建筑为载体的城市肌理被破坏。

由此看来文化和商业的关系,该是个函数。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跟发展阶段有关。

田子坊文化创意品质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租金,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房租补贴,以经济杠杆的撬动作用,来提升希望留在业态内的文化附加值高的创意工坊或艺术创作室的竞争力,助其走出“文化越高雅,市场越狭窄”的怪圈。

但“人太多”不该被诟病。旅游是增量消费,人对文化的消费,本质上是对文化的认可和认同。国外很多博物馆的展品是允许触摸的,这是文化体验的实现方式,如果为了保留而保留,使得人丧失了对文化的注意力,那在玻璃罩下保留了一万年的文化多样性又有何用?

就田子坊“过分商业化”导致的“升级之困”,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个富人吃撑了,现在开始考虑是要节食还是每顿吃个半饱,这其中的调控手段很多,无须太担心。

持续涌入的人流会促进田子坊文化创意的翻新,但退一步讲,即便田子坊变成城隍庙又有什么不好?这是市场选择。中国绝大多数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半饥饿”状态,还需要商业助推,而对于文化或创意生产者,不在田子坊扎推,还有其他地方聚居。

外显的是“文化”,消费的是欲望

黄尹甲子

北锣鼓巷与南锣鼓巷只隔一条街,在冷清的北锣鼓巷口站定了,望对面人头攒动,会有强烈的疏离感,觉得是坐在台下看戏,在我这个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的人看来,这条巷子不是这个城市文化的一部分——空降而来。某处,一定有座巨大的工厂,流水线上立满了一模一样的巷子。包装、运输、按照严格说明安装在城市中心,测定客流量,计算成本,经营“文化”——赔了,还是赚了?

我认为“南锣鼓巷”简直是场瘟疫,有些历史可以称道的城市一一染了疾。在南京,病灶离夫子庙只一刻钟路程,网格形状的老门东:白墙灰瓦亭台楼榭,间种梅兰竹菊,路旁凿水渠作小桥流水,石板缝藏喷头出水雾拟烟雨蒙蒙,这些可以被布置在任何一座城市,缺乏个性,如同照相馆里拍照的背景,作用只是展示,只是炫耀。

不必走进去也知道,里面是咖啡馆、酒吧、小剧场、书店和创意商店——外显的“文化”,甚至,全国各地的创意商店卖的是同样东西。

所谓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南锣鼓巷、老门东,上海田子坊……这些相似的“文化”景观里折射了现代人怎样的精神面貌?虚荣、乏味,想象力丧失,在消费主义社会被欲望和别人的评价玩弄于股掌之中。

剥去外壳才看到,“南锣鼓巷”经营的不是文化,只是欲望。现代社会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搭建在欲望生产与再生产框架上的消费主义。霍夫曼在《古今欲望的经济学》里写道:“消费主义社会希望它的理想对象成为一所工厂,24小时生产出尽可能短的,容易满足的欲望。”而这,也解释了“南锣鼓巷”们如何在一夜之间被建起,又如何迅速遭人冷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