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校园卡出租何以成为供求两旺的生意

2016-07-19 22:07:00

 

来源:

时值暑期,大部分高校都已进入假期模式,但每天伴同学们左右的“校园卡(饭卡、一卡通)”却在假期中成为“香饽饽”,租赁“校园卡”业务作为一个商机在北京市部分高校校园中悄然繁荣起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为了学习、就餐便利的“考研党”成为了“校园卡”求租的主要群体,出租方则多为在读学生。同时,虽然有的高校“校园卡”租金高达每月1500元,但在暑期“校园卡”租赁旺季仍出现了“一卡难求”的现象。

校园卡出租,竟成了火爆生意。基于此,校方虽有严令禁止,却也坦言无能为力。而就交易双方看来,这实在是个“互惠互利”的好买卖:出租方藉此将暑期闲置的校园卡变现套利,租用方则得以享受到一系列的“名校便利”。或许可以说,此类特殊的交易,所造成的影响,乃是一种“外部性伤害”。也即,未曾参与其中的各方,比如说学校、其他学生等等,反倒成为事实上的利益受损者。

不难想见,校园卡出租之所以大行其道,肇因无疑在于两个层面。其一,随着优质资源不断注入,名校在生活成本、学习条件等等方面,相较于“市场社会”的优势不断扩大;其二,则在于近年来高校普遍强化封闭式、数字化管理,于是乎所谓大学便利越发成为一种专属福利。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名校校园卡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学生乐此不疲出租校园卡换取收益,这类行为本身也传递出很多信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不少名校学生已经从传统的“身份荣耀”中挣脱出来,他们更像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总是精于算计并待价而沽,总是急不可耐地拥抱社会。大学生在世俗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出租校园卡只是其中一例。

将校园卡租给他人,会否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恶果?出租校园卡的学生们,又是否该为此负疚?回答这种种问题,不能基于下意识的想象,而更多要依据实证研究才是。针对此类行为,倘若严防死堵无法奏效,是不是该换个思路:大学诸多资源在暑期闲置,其实也是某种浪费,既然如此,有关高校能否以合适的方式和渠道,在假期期间开展临时性的开放化运营。可以预见的是,倘若高校能对此类业务合理定价、有序管理,校园卡出租的灰色生意势必会失去市场。

名校校园卡出租供求两旺,既体现了市场的敏锐嗅觉,也折射出高校资源未能“最优化配置”的现实遗憾。可无论如何,此种另类的交易,终究不能任由其发展下去。不管从哪种立场出发、采取何种治理手段,大学所能做的事情实则还有很多,凡此远不是一句“无能为力”所能搪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