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国家队“提钱”进场私募让位 民营资本投资乏力

2016-10-31 09:15:00

 

来源:

一面是管理人数量出现大幅下降,一面是官方备案的私募产品和资产规模大幅增加。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内的私募行业出现如此现象反映了民营资本投资乏力的窘境。

“我已经休息两三年了,现在基本就是游山玩水,偶尔和圈里的朋友聊聊投资。这两年很多私募老人都感慨,考察项目往往看了上百个,也找不到一个值得投资。现在实体经济下滑,互联网金融和其它产业看不到盈利和退出渠道,等到经济向好的时候再出山。”10月25日,上海一位私募圈资深人士胡洋(化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记者了解到,与此相印证的是,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77万家,比2015年底的2.5万家下降7300余家。然而,以央企、地方国企、地方政府为代表的“国家队”组建的私募股权基金正呈现井喷之势,虽然私募管理人数量出现下降,国家队私募股权基金则以雄厚的资本实力填补了民营资本的缺口。

私募管理人下降背后

值得关注的一个数字是,自今年2月初以来,累计超过1万家机构已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为了打击私募空壳现象,中国基金业协会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采取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备案产品和履行信息报送义务等4大举措完善私募备案登记,并提出若干个期限,敦促“空壳”私募管理人加快备案首只产品,否则将被注销管理人资格;而就这些空壳私募来说,本身注册了管理人资格,却迟迟募集不到资本,有的募集到了资本也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尤其是今年以来,国内大的宏观环境让私募业很困惑,到底应该投资什么样的产业。有些私募合伙人则直接转投公募,或者去傍国资背景的私募股权基金,致使私募管理人数量急剧下降。10月26日,上海一家国资背景大型股权投资基金高层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第三方私募研究机构格上理财研究员徐丽则指出,管理人数量下降反映出在近期私募备案、信息披露、合同指引等一系列政策及监管趋严态势下,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门槛”有所提高,管理人呈现专业化、规范化发展趋势。

不过,这也显示出私募行业仍然处在“寒冬”,尤其是对于民营资本而言,更是如此。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京沪深三地多家私募机构也了解到,相比上海私募圈的保守投资,北京和深圳的私募仍然比较活跃,但是投资周期也比前两年延长很多。

“2015年之前私募看中一个项目,尽职调查不会超过一个月,如今尽调都要达到三个月甚至更长,合伙人之间的协商也很长,只要一个合伙人不参与跟投,这个项目就可能宣告流产。在私募投资人看来,用三个月的时间观察投资标的的生存能力,策略要比之前谨慎很多。”深圳一家私募合伙人梁冰(化名)如是告诉记者。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如今私募在市场上募集资本困难得多。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上海私募圈出现了这种现象,原本一年期的募投项目到了退出期,私募机构会要求投资者延迟一年退出,原因是这些项目在过去一年里没有达到预期收益。

“去年我给一个做私募的朋友一百多万,协议签署的投资期限为一年,但是现在收益并不好,我没有问他具体的投资项目,他劝我再放一年。因为关系比较好,我答应了他。”10月27日,上海一位投资者张跃(化名)对《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表示。

国家队“上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私募业民营资本投资动力匮乏,只有靠国家队“上位”填补,而这已经成为现实。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已备案私募基金4.12万只,比2015年底的2.4万只增加1.72万只;9月底实缴规模6.66万亿元,比2015年底的4.05万亿元增加2.61万亿元。

此外,私募基金从2015年2月备案产品数量9156只、管理规模2.38万亿元,而2016年9月底的备案产品数量4万余只、认缴规模8.57万亿元。截至2016年9月底,按正在管理运行的基金总规模划分,管理规模在20亿元至5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38家,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的170家,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150家。而在2015年底,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仅有90家,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仅有85家。

另外,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对GP的调研,截至2016年上半年,国内共成立911只政府引导基金,基金规模达25605.96亿元人民币。2016年上半年新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为116只,基金规模达4411.88亿元人民币。清科研究中心近期对股权投资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有将近六成的被调研机构表示正在申请或已成功申请政府引导金,预计未来政府引导金对股权投资市场的引导和支持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

“诸如保险资金、券商直投、信托已放开参与私募股权业务,而随着央企、地方国企、地方政府等引导成立的股权投资基金都在加速进场,这些私募股权资金首期规模就达到百亿级别,续期规模更是达到千亿以上。现在我们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地方国企和地方引导基金,这两个资金来源占据了我们今年资产管理规模的50%以上,虽然有投向的限制,但是这些渠道的资金管理成本还是相对较低的。”10月28日,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近期,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该基金目标规模2000亿元人民币,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负责管理,基金重点投资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项目,促进中央企业间合作。

此外,今年4月,银监会、科技部、人行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已突破当前的商业银行法,更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