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环保行业投资报告:国家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出炉

2017-06-01 08:05:00

 

来源: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统筹城市交通系统、城市地下管线系统、城市水系统、城市能源系统、城市环卫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智慧城市等7个方面,提出“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规划任务和重点工程,各地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发展。

首次发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全面统筹考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与主要任务。这是首个国家级市政基础设施五年规划,主要解决目前市政基础设施投入不够、设施水平偏低、东中西不发展不均、产业服务能力与效率不足等问题,在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综合管廊、供水安全、黑臭水体、排水防涝、海绵城市、供气供热、垃圾收运、园林绿地、生态修复、智慧设施等12个领域提出“十三五”期间的规划任务,并提出相应的重点工程,国家层面设计将使这12大领域迎来项目增长空间,尤其是与环保相关的供排水、黑臭水体、海绵城市、供热、垃圾收运、园林、生态修复、智慧城市等。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有广阔空间,污水设施升级改造、污泥处理、海绵城市是重要辅助手段。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这与“水十条”的目标一致。根据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平台的数据,目前认定的2100个黑臭水体中,仅794个完成治理,尚有656个正在治理、642个处于方案制定阶段,8个暂未启动,未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超过7000公里,按照10%的治理要求,至少将产生超过6000公里的治理需求,若按照单位公里治理投资约1亿元测算,黑臭水体治理有望实现6000亿左右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对于形成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活源头,在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建设或改造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增容扩容,同时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将由2015年的53%提升至2020年地级市90%、县级市75%的目标。此外,规划还明确到2020年,将有20%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根据住建部统计,截止2015年底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共5.21万平方公里,意味着未来五年至少需要有1.04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按照每平方公里1-1.5亿元的投资估算,五年内所需投资将达到1-1.6万亿元。

“气代煤”和“电代煤”是供热改造主要措施,天然气供应、集中供热将进一步加强。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替代分散燃煤,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天然气、电能、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供热,改造分散采暖燃煤小锅炉热源供热能力1500万千瓦、新建集中供热热源供热能力1.71亿千瓦,合计1.86万千瓦,占2016年总装机容量的11.3%左右。天然气的应用也作为重点推广,预计“十三五”期间新建燃气管道13.7万公里,较2015年增长近23%;城市燃气普及率将从95.3%提升至97%,我们认为大部分将为天然气将是主要的增量市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模稳步发展,餐厨垃圾处理带来新市场空间。“十三五”期间将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模50.97万吨/日、转运设施规模31.59万吨/日、市容环卫车辆9.27万辆,结合《“十三五”全国横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其中,规划还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市餐厨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十三五”期间将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3.44万吨/日。截至2015年,全国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总处理量为2.5万吨/日,表明未来五年内将增长近140%,年均增长近30%,按照平均60万元/吨的处理投资估算,市场空间超过200亿元。

再提城市生态修复,市场空间广阔。继3月住建部出台《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后,此次规划中再提城市生态修复的概念,方向上则着重强调对破损山体、城市废弃地实行生态修复4万公顷,主要是土地修复与植被恢复,我们参照矿山修复的投资情况,按照一公顷200万元左右的投资测算,市场空间有望超过800亿元。

智慧水务、智慧环卫、智慧园林是打造智慧城市重要组成。全国656个城市将全面开展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与改造,而智慧水务、智慧环卫、智慧园林是发展重点,其中智慧水务覆盖供排水的全过程,涵盖水量、水质、水压、水设施的信息采集、处理与控制体系,软硬件与平台的融合是大趋势,我们建议关注汉威电子。

资金来源拓宽,项目获取更加便利、收益更有保障。PPP模式将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和服务,特许经营权、收费权、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均有望成为PPP项目的贷款业务担保标的、资产证券化亦将成为解决PPP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此外,规划还提出支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企业和项目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票据、项目收益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拓宽市政基建参与方的资金来源与渠道,解决参与方后顾之忧。

相关报告:2017-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中下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