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内蒙古全域旅游精耕百姓幸福产业

2018-07-06 19:09: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预计接待旅游者4582.84万人次,预计完成旅游业总收入1235.33亿元,同比增长24.22%。内蒙古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副秘书长石墨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时表示,2018年,内蒙古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优质旅游,全区旅游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乡村游成旅游扶贫主战场

旅游扶贫是内蒙古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一支重要力量。农牧民通过开展旅游接待、特色种植养殖、发展休闲乡村旅游,使贫困地区农牧民经济收入明显增加,而且带动了贫困农牧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内蒙古旅游扶贫的主战场。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富强村是“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整村规划建设的浩彤现代休闲农庄,是一个以现代科技农业种植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农庄。乡村旅游形成了景区+农牧户、企业+农牧户、合作社+农牧户以及带头人+农牧户等多种模式,带动了农牧民的增收,农牧民支持和参与旅游接待服务的积极性高涨,培养了许多旅游扶贫的带头人。

内蒙古旅发委副主任张玉军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内蒙古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增多了,乡村旅游的地区范围更大了,乡村旅游产品更丰富了,已经从相对单一的餐饮接待、简单体验服务发展到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等高端服务上来,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变化。

从内蒙古旅发委也了解到,内蒙古旅发委在推动旅游扶贫工作方面制定了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旅游扶贫工作任务,计划在三年内推出200个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以示范项目创建为抓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星级旅游接待户。在有景区和旅游城镇依托的贫困村,开展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旅游接待服务,直接带动农牧民增收和脱贫。到2020年,内蒙古将完成贫困地区30家5星级和200家3星和4星级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创建评定。打造旅游特色村镇。旅游特色村镇市场优势突出、经济效益可观、带动作用明显,是乡村旅游高端发展的体现。内蒙古将鼓励和支持各盟市建设不同文化主题的特色旅游村镇,推动乡村旅游向高端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进而在更高层面上让农村牧区依靠旅游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文化“魂”融入旅游引导消费升级

“旅游+”战略的实施,让内蒙古在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内蒙古文化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李晓秋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自2014年开始,内蒙古连续三年举办内蒙古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做政策解读、文化产品展览、组织文化企业与旅游企业开展项目对接活动等,活动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取得了实效,为内蒙古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内蒙古文化厅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十三项重点任务着手,把优质的演艺、工艺美术、非遗等文化资源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去,建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互动和共赢发展。

李晓秋表示,下一步,内蒙古文化厅将继续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释放产业潜力,以打造文化旅游精品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素质,全力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第二,以文化扩大旅游的影响力。以文化会展、文化演艺等特色文化产业为重点领域,促进文化与旅游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支持《千古马颂》等文化演出项目进一步与旅游融合。《千古马颂》是2014年打造的大型马文化演出项目,该剧在锡林浩特市连续演出三年,2017年正式落户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下一步将结合首府的旅游市场做进一步推广。

第三,通过抓好重点项目来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围绕把文化的“魂”融入到旅游的各个环节,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契丹辽、元上都、居延文化城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在融合发展中集中布局、集约发展、集群带动,培植骨干文化旅游企业。

第四,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支持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加强对文化旅游内容、装备、材料、工艺、系统的开发利用和优化升级。提升消费类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增加多样化供给,促进文化消费,引导消费升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