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际 >

月内353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净减持 多数股东减持因自身财务需要

时间:2021-11-27 11:27:01

 

来源:证券日报

进入11月份,“减持”成为上市公司公告中出现的高频词汇。

《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梳理发现,截至11月26日,月内沪深两市共计353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及高管)二级市场累计净减持8.27亿股股票,减持总额达177亿元。其中,50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净减持金额均逾亿元。

业内专家认为,股东减持原因众多,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出于恢复扩大生产的需要,通过减持来充裕现金流,在高位减持属于合理行为。同时,私募基金等部分机构股东本就属于财务投资者,减持后资金将重返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并非投资者所担心的套现离场。

本周47家上市公司

披露股东减持计划

本周(11月22日至11月26日记者发稿)已有47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股东拟减持股份公告。

从减持方类型来看,47家拟减持股东中,大多为持股5%以上股东、高管等重要股东,甚至有个别公司出现控股股东减持情况;从减持股份比重来看,多数股东减持股份占比均低于1%;从减持方式和实施时间来看,包括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

从上述353家公司减持原因来看,多数股东减持是出于满足自身财务需求,如“个人资金使用安排”“股东自身资金需求”;也有股东是由于理财清算需要,如某理财计划因进入清算期而进行减持;此外,有个别股东因金融借款合同逾期违约触发强制平仓等原因造成被动减持股份。

减持计划的公布并不意味着相关股东方必须在规定时期内减持全部股份。上市公司也对股东减持计划实施的不确定性进行了风险提示,拟减持股份的股东“将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股价等因素选择是否全部或部分实施本次减持计划,减持的数量和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从数据分析角度来看,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容易形成扰动。”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数据统计,自10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发布大股东减持预告,此后五个交易日下跌概率较大。从这个角度而言,大股东减持属于利空。但由于部分上市公司自身质地优秀、行业成长性好,即使大股东减持,公司股票也并不会出现大幅度下跌。”

华西证券投行业务总监葛泽西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减持并不意味着利空,应综合减持比例及减持理由考虑。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带来的利空影响要大于小比例减持。”

部分减持股东为财务投资者

资金有望重返一级市场

A股市场上,股东减持属于正常市场操作。专家认为,临近年末,通过减持可以满足部分企业财务需求。另外,也有私募基金等机构股东进行财务投资,从二级市场减持后资金重回一级市场,继续孵化成长型企业。

“减持对市场影响需要根据不同公司的具体情况和行业发展情况来综合判断。”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某些公司股东而言,在浮盈较大的情况下,减持属于合理市场操作。此外,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需要大量资金恢复生产和经营,而减持可以为其提供较为充裕的现金流,属于合理行为。”

“有些上市公司股东出于经营发展需要和投资等财务安排需要,会通过减持来充实资金,进而增强公司经营实力,并改善企业年终业绩。”上海财经大学法学教授麻国安对记者表示。

“随着注册制实施,A股市场持续扩容,一级股权投资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迎来蓬勃发展期。企业上市前,私募基金等机构股东大多属于财务投资者。因此,企业上市后原始股东限售股解禁减持的操作属于正常行为,并非不看好企业的未来发展。”北京阳光天泓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王维嘉对记者表示。

王维嘉认为,“这些机构资金减持后会继续回流到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中,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限售股股东选择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进行减持,以达到减少对二级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从而有利于二级市场稳定。”

麻国安表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现象,应结合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判断。同时,及时关注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风险提示等相关信息,提高专业投资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理性投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