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央行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6-08-08 12:10:00

 

来源:

中国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报道,日前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各方注意到,本次座谈会再次指出,要“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意味着,在未来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过程中,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相机、灵活调控,以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报道指出,从货币政策角度看,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前提,首先是要增强政策的稳定性。这就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相机、灵活调控,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做好总需求管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对此,本次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指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水平合理充裕,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上周五,央行发布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多次强调要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

比如一季度报告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一措辞在二季度的报告中改为“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增强融资的可持续性,拓展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和空间。”

一季度报告中“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措辞,也改为“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

对此九州证券邓海清点评称,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明确了要抑制泡沫和不频繁降准,货币政策宽松或收紧的概率都很低。

以下为《金融时报》全文:

货币政策动向始终广受关注。

日前,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各方注意到,本次座谈会再次指出,要“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意味着,在未来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过程中,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相机、灵活调控,以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进入新常态后的中国经济,尽管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符合预期,宏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值得重视的是,中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国内地区和行业走势分化,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这就使得宏观调控面临着两难甚至多难的复杂局面。

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要如期完成各项经济社会目标,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需要强调宏观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形成政策合力,稳定各方对经济金融的良好预期。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前提,首先是要增强政策的稳定性。这就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相机、灵活调控,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做好总需求管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对此,本次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指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水平合理充裕,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实际上,随着外汇占款的趋势性回落,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在灵活运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完善调控思路和方式,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与此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过去几个月的实际操作看,灵活搭配“逆回购+MLF(中期借贷便利)”,再加上其他政策工具的运用,已经成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常态。

从具体操作看,在过去几个月,除了已经实现每日常态化的公开市场操作外,人民银行每个月都进行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工具的运用,以配合逆回购进行流动性管理,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截至今年7月末,SLF余额为4亿元,MLF余额为17025亿元,PSL余额为18117亿元。不同期限的逆回购、SLF和MLF利率,在过去几个月也一直保持稳定。可以说,这些操作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了量价稳定,为结构性改革创造了稳定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保持总量稳定的同时,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针对性,就是要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正确方略和有效办法推进五大重点任务。本次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明确提出,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民间投资的支持,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显然,这是对于当前融资结构不完善、部分领域存在融资难现象,作出的有针对性的具体部署。

为提高针对性,此前货币政策已经采取了包括定向降准等在内的定向调控举措。在今年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过程中,一些旨在提高针对性的举措也相继落地。为支持工业企业发展,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制定了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政策措施;为更好地去产能,促进相关行业转型发展、脱困升级,人民银行联合其他部门印发了《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为支持房地产企业去库存,央行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区域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同时,围绕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任务,优化融资结构,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也逐渐显现。

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效果上来看,也提高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近几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始终受到广泛关注和探讨。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思路和方式的创新完善等,无疑都是为了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具体而言,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首先,要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金融资源效率。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为主向以价格型为主转变,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需要进一步推进利率汇率等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其次,一些结构性与非传统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入公众视野,包括诸如MLF、PSL等创新工具的使用,也包括旨在加强预期管理的“前瞻性指引”等。再次,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不管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还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都需要把握好总量和结构的逻辑关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增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性,理顺政策传导机制,以获得更好的政策效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