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长三角养老服务业如何一体化发展?

2019-04-28 10:30: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4月26日,由上海虹桥商务区区域党建联建联席会议、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闵行区委宣传部、上海人民出版社主办,上海虹桥商务区党建服务中心、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上海代表处、长三角会商旅文体联动示范区平台、上海远东出版社作为承办“长三角读书会2019年第三期活动新时代的城市发展逻辑系列分享会---第一场分享:长三角养老服务业如何一体化发展?”

本期读书会专场邀请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口研究所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科创新智库《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首席专家周海旺研究员主讲。

在2018年6月达成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特别提出了“共享普惠便利的公共服务,建设幸福和谐长三角”的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三省一市在产业合作、交通联系、市场融合、公共服务接轨等方面一体化的进程持续加速。

周海旺介绍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于2018年2-3月,组织了10多个科研人员参加的调研团队,对长三角三省一市(1直辖市、7地级市、2县级市、2镇)的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业合作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的情况。

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以及有关统计资料,在本期分享会上,周海旺与读者们分析探讨了长三角养老服务业供给与需求主要特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愿景,并对推进当前长三角养老服务业合作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1、长三角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特点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地区,人口转变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时间也最早。早在1979年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0%,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比全国早了21年。

从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来看,201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呈现中部高,南北两端低的特点,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整体水平较高,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台州、巢湖等中部地区,最低的是江苏北部、安徽北区、浙江南部的一些地级市。从老年人口规模来看,绝对数最高的是上海、南京、杭州、宁波、阜阳、巢湖、盐城等城市。老年人口总规模与人口老龄化水平空间上并不一致。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有大量外来年轻人口的流入,缓解了当地户籍人口老龄化的水平。

2010—2015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常住人口老龄化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除了80岁及以上老人占老人总数的比例之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龄人口增速接近全国水平,8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和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提高的百分点都快于全国,而高龄老人是需要较多照护护理的人群,高龄化的发展,必将带来养老服务压力的提高。

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长三角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老龄化速度超过常住人口增速与全国人口老龄化增速;低龄老人规模的增长远超高龄老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了低龄老人比重提高的特点;长三角三省一市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有差别,有些省市是人口流入省市,如上海、江苏和浙江;而有些省市是人口流出省市,如安徽。因此人口流入省市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而人口流出省市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省市间差距较大,上海程度最高增速最快,安徽最低,而江苏浙江较为相近;人口寿命延长伴随居住方式变化导致纯老家庭和独居老人比例增加,失能半失能比例也在上升。

根据周海旺研究员的介绍,调研团队用2015年分年龄和性别的常住人口为基数,建立了人口分析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在经历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形势受现有人口规模和结构、生育水平、期望寿命、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十三五”期间是长三角三省一市老年人口的阶段性低速增长阶段,2020年以后老龄化又开始加速增长,2035年之后长三角地区将进入高龄老人的高速增长阶段,未来需要照护的人口规模大增。由此可见,当前时期至2035年,高龄化增速相对缓慢的特征为我们应对高龄化高峰期的大量刚性照护服务需求挑战提供了战略准备期,推动促进长三角养老产业合作与发展正逢其时。

2、长三角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长三角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多产业融合、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整合、多渠道融资、多机制运作、品牌化经营和园区化发展等特点。长三角区域内的交通十分便捷,人口流动性很大,老年群体旅居养老、随迁养老等多种类型的异地养老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养老机构已经实现或者正在布局跨省市的经营管理一体化。随着养老机构跨省市的运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跨省市工作,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也要求逐渐统一,提升了一些地区的养老服务水平,并发展出一种养老机构的创新发展模式——跨地区旅居式养老。此外,医疗服务合作也体现在养老机构的项目实践中。在老龄化速度的急剧加快的背景下,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呈现出明显的薄弱状态,科技助力养老是对养老行业的一大突破,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些开展养老信息服务的企业已经在跨省市提供技术服务。

同时,长三角养老服务业合作与发展的进程也与三省一市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协作密不可分。各地政策之间长期的交流借鉴、相互学习使长三角养老服务业合作与发展的具备了良好的政策基础,《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也纳入了养老合作的相关内容。

3、长三角养老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愿景及建议

长三角地区经济相融,地域相连,交通便利,人口密度高,地区间人口流动频繁,资源禀赋各有特色,三省一市共同面临人口老龄化压力,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比例很高,社会养老负担沉重,通过养老服务业区域合作的推进可以更充分地实现地区间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因此要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目前的养老服务业短板较多,缺少协作机制、政策对接、服务衔接,缺乏行业标准、信息整合、规划统筹等,与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中对养老的需要很不适应。应当从促进发展的需要出发,充分认识养老服务业民生和产业的双重特点,统筹规划长三角养老服务业。开展招商引资,建立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机制,公开和协同长三角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在长三角全域范围内实现养老服务相关标准一体化,注重信息交流、制度政策交流、工作交流、人员交流、企业注册、老年人口需求等领域的服务对接。实现长三角范围内养老服务业信息管理平台全面覆盖,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等相关数据完整系统,养老服务动态监管实时有效,在长三角全域内形成多层次、集成化的养老大数据体系。充分挖掘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互利互惠,推动长三角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悉,周海旺还承担完成两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申请获得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项重点项目,主持完成过30多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和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完成80多项省市委办局委托课题项目,对人口发展战略、社会保障、人口管理、人口发展预测和规划、人口老龄化对策、城市公共服务等多领域都有众多研究成果,发表400多万字,获得十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

长三角读书会主要邀请当代知名学者、作家,围绕解读新时代、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多方面的议题,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与分享活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