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内蒙古自治区现代能源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2020-07-29 15:00:00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从中国·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指数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紧紧围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以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为总体目标,全力推动现代能源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一半,能源行业实现税收、利润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60%,能源经济在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增强。

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

据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能源保障正逐步由“一煤独大”走向“多元发展”。

持续稳固煤炭“压舱石”作用,有序开发鄂尔多斯、蒙东两大煤炭基地,建成2个亿吨级、17个千万吨以上矿区,形成煤炭产能13.4亿吨,2019年煤炭产量达10.9亿吨,外运量占全国跨省调煤量1/3,均居全国第一。

持续加强电力供应保障,电力总装机超过1.3亿千瓦、居全国第二,发电量跃升全国第一。建成11条超高压和5条特高压外送电通道,外送电范围扩至华北、东北、华东、宁夏、陕西、蒙古国,外送电能力7000万千瓦、外送电量超过2000亿度,均居全国第一,实现“煤从空中走”。

坚持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新能源,风、光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比重达到1/3,形成全国最大新能源基地。2019年新能源发电量近900亿度,与等量火电相比,减少原煤消耗3800万吨、碳排放7000万吨,相当于造林19万公顷。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油气产能产量保持总体稳定,2019年原油产量113万吨、天然气产量261亿立方米,煤制油产量87万吨、煤制气产量16.6亿立方米,基本以形成以常规油气为主、煤制油气为重要补充的油气供给格局。

坚持整合改造提升并行

内蒙古自治区坚持整合改造提升并行,能源发展正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方向迈进。

能源生产供给更加集约,通过实施煤炭产能置换、行业兼并重组,60万吨以下煤矿基本全部退出,优质煤炭产能加快释放。“十三五”以来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4190万吨,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2.45倍;千万吨级煤矿产能占比达到42.8%,120万吨以上煤炭产能占比达到89.1%,煤矿单矿平均产能257万吨,为全国平均水平的近3倍。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深入实施,累计完成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机组超过8000万千瓦,新建煤电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6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占比达到40%上,建成全国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供应体系。

能源综合利用更加高效,发电设备利用效率明显提升,2019年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达到5295小时、居全国第一,为内蒙古自治区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清洁能源消纳情况持续向好,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分别达到92.6%和98.4%,弃风弃光问题基本得到有效缓解。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唐家会矿区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连续稳定运行,锡盟京能五间房电厂率先示范应用褐煤发电烟气提水技术,度电耗水较行业最优值降低50%以上,为煤电节水提供了范例。

能源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煤炭开采智能工作面投入运行,煤炭开采正逐步向少人化、无人化发展。建成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综合信息化系统,具备联网条件的煤矿全部入网,实现了远端数据实时监测、风险在线预警,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2019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首次降至个位数,百万吨死亡率为全国平均水平十分之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内蒙古自治区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并进,能源产业正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充分利用能源资源富集优势,坚持推进能源产业链往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推进煤炭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形成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精细化学品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煤制烯烃产量居全国第二,年转化煤炭超过1亿吨,煤炭就地转化增值提高3倍以上,简单“挖煤卖煤”粗放型资源开发模式正在逐步改变。

充分发挥能源产业“发动机”能力,以电价杠杆撬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深入实施推进大用户直供、电力多边交易和建设电力现货市场,持续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吸引华为、浪潮、百度、阿里、腾讯等企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正在按照“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以赴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