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城商行数字化突围样本:富滇银行再造“线上富滇”

2021-06-24 16:05:07

 

来源:互联网

今年5月的一个下午,云南省富滇银行的各级行长和中层以上人员被要求放下手头的全部工作,现场参加或者视频观看一场会议。

以往,富滇银行总部下达这样的通知,都是有特别重大工作事项要传达部署,而此次会议只是为了让全行几百名各级干部见证名为“滇峰计划”的项目正式启动。

“滇峰计划”是富滇银行携手阿里云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的项目代号,目标是利用3到5年时间再造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线上富滇”。

“这是富滇银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号工程。承载着富滇银行的变革愿景,使富滇银行全面进化到数字化生存时代。”当富滇银行党委书记、时任行长代军在会上说出这句分量十足的话时,台下的很多人一下就明白了这场会议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数字化转型,是为了生存”

在中国,富滇银行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银行品牌之一。富滇银行品牌始于1912年,由蔡锷创办,曾通过发行滇币调控云南金融,创造过一段辉煌的金融史。

2007年,富滇银行在原昆明市商业银行基础上重组成立,因“富滇”二字在云南近现代金融史上的深远影响力,成立时便重新启用了这一品牌。

作为云南省首家省级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新成立的富滇银行通过10多年发展,已经拥有162家营业机构,遍布云南16个州市和重庆市,还在东南亚的老挝以合资方式设立了子行。

2019年,云南省发布“数字云南”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城商行,富滇银行积极融入其中。

早在2年前,富滇银行对银行核心系统进行重建,提升“稳态IT”能力;而现在携手阿里云,则是希望快速建设“敏态IT”能力,最终形成“一体两翼、双翼齐飞”的金融科技能力,提升全行敏捷创新的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富滇银行的品牌到现在已经有百年时间,在新的百年开启之时,我们能不能把富滇银行发展得更好,取决于服务体验能否做得更好。而要把客户体验做得更好,那么现在唯一的方式就是要把数字化转型做好。”富滇银行副行长纳然以此解释推动“滇峰计划”的原因。

在纳然看来,这是一场事关生存的转型。“我的理解是,转型不是为了活得更好,而是首先解决生存问题。”他坦言:“假如不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连生存都成问题。只有先生存下来,方能寻求更好发展,历史才能越拉越长。如果活得时间不够长,那么历史长度就是一句空话。”

纳然的话并非夸大,因为中小银行在面临一个跟以往大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形势逼人。

从外部看,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重构了用户与银行的关系,以前是用户主动去银行获取金融服务,而今日银行唯有使用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才有可能触达用户。

从内部看,银行需要使用更先进的数字化营销、风控、管理等技术,去触客、获客并有效控制风险,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营方式,不但无力应对行业竞争,成本侧承压,盈利的可持续性也会遭受严重挑战。

唯有变革,才有出路。

一场非对称竞争

银行创新教父布莱特·金(BrettKing)曾在《银行4.0》一书中警告,未来的银行服务无处不在,但是就是不在银行(网点)。这种发展趋势,要求银行服务要尽快主动融入社会大众的生态中去,而要完成这样的转变,也唯有选择数字化这条道路。

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一些意识领先的城商行已经开始了数字化尝试,加大对手机银行的重视,或者为零售等业务建设全新的技术平台,以由点及面的方式稳妥推进数字化转型。

而在今日,中小银行显然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时间空间。

因此,富滇银行高层经过仔细调研和慎重讨论,决定制定一场体系化、系统化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对组织、业务、技术进行彻底变革。

当然,这背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动因:在银行数字化的竞赛中,富滇银行等中小银行面对的是一场非对称竞争。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国有大行或者全国性股份行的金融科技人才规模为数千到数万人不等,而一般城商行的金融科技人员只有几百人;大行动辄每年几十亿至上百亿元的科技投入,而中小银行每年的投入通常只有几亿元。

在这样不对称的人、财、物投资之下,中小银行与大行所提供的服务却一样也不能少。比如,手机银行、网银、信用卡App等都要提供。但消费者只会选择给自己带来便利的产品。

“过去几年,随着数字化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渗透,大行与中小行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在拉大,如果不搞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小银行的本地网点优势就是一个伪命题。”富滇银行数字金融中心主任赵理明认为,如果城商行再不跟拥有丰富数字化实践经验的机构合作,在“无界时代”被大行拉开的距离会越来越大。

“现在我们做数字化转型,是要解决组织力重造、竞争力重育、价值链重生、客户重构等问题,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考题。”赵理明坦言,“这也是危机感和紧迫感比任何时候都强的原因。”

与阿里云战略合作、统筹推进

数字化战略规划谋定之后,富滇银行开始快节奏地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2020年8月,阿里巴巴与云南省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数字农业、区块链创新、城市现代化治理、数字生活、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全面展开数字化合作。

也是在这个场合,富滇银行与阿里云进行了第一次深度接触。阿里云在金融数字化领域的领导地位、生态丰富度以及场景金融的成功落地实践,获得了富滇银行高层们认可。

但是在这些硬核能力之外,富滇银行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期望。“阿里云能否与富滇银行整体合作、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以保障转型能够见到实效?”

“整体统筹”,看似平常的四个字,其实是要求阿里云扮演一个银行数字化转型总参谋长的角色。阿里云不但要与富滇银行合作建好金融云平台、业务中台及数据中台等核心技术基础设施,还要协同金融行业其他应用合作伙伴,为富滇银行整体数字化转型成效负责。

阿里云很爽快地接下了这个角色。

以往,银行通常会跟很多家技术供应商进行合作,银行自行把控技术合作质效。而在这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富滇银行希望阿里云担当核心合作伙伴,协调其他合作伙伴,从整体上帮助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工程。

据了解,阿里云技术服务工程师、生态伙伴与行方参战“滇峰计划”的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组成了一支数百人的“数字化特种部队”,对富滇银行首批40余个业务系统进行云原生重构。

“这其实是对阿里云的一种极大认可,也让阿里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阿里云新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伟光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科技要转型,组织和业务也要全面转型,阿里云也希望借助这种新模式为合作产生落地实效提供有力保障。

亟需改变员工思维

谋定而后动,谋定而快动。

5月份,富滇银行与阿里云很快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金融云平台、敏捷分布式架构、业务中台及数据中台、智慧信贷与营销、金融生态场景、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通过这场转型,富滇银行希望持续构建移动、敏捷、智慧、开放四大核心能力,最终形成“渠道深耕”向“用户深耕”经营方式的全面转变。

按照设想,一旦完成这场数字化变革,富滇银行在组织、业务和技术上将实现脱胎换骨。

组织上,富滇银行将打破传统银行的部门壁垒,改变之前的串行工作方式,打造真正的敏捷组织,“多兵种”员工在一起联合作战,加速创新。

业务上,富滇银行将全面推进产品、服务、管理的线上化;随后通过强大的中台能力,加速数字化创新,以数据智能的方式,实现服务、产品、营销和风控等多方面的创新。

技术上,对整个银行IT架构进行全分布式改造,全面构建可承接海量、高并发业务流量,并且可敏捷创新的统一金融云平台。

在具体转型过程中,富滇银行还希望重点结合云南旅游资源丰富、毗邻东南亚的地理区位,以及拥有海外子行等资源,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虽然转型路径已经明晰,但是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少。富滇银行副行长纳然认为,最大的挑战是改变全行4000多人的思维模式。

“人的思维模式是最难改变的。”纳然说,让所有的大行长、小行长、部门经理都来参加这个启动会,正是为了让全体员工明白,“现在富滇银行唯一的出路就是数字化转型,现在变就是唯一的不变。”

“只有全员从心里觉得是一件很紧迫的事情,从行动上加入进来,转型才会真正意义上成功。”富滇银行数字金融中心主任赵理明也用20多年来“职业生涯中最重大的挑战”来定调这次转型的重要性。

城商行的突围之战

富滇银行的积极求变,实际上是上百家城商行适应数字时代的一个缩影。

自1995年第一家城商行成立以来,城商行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层级。

依托着中国城市建设的红利,城商行们有过“群体性繁荣”年代。但现在,城商行们正迎来了一个关键拐点。

普华永道发布的《2020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显示,2020年各类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和净利差不同程度收窄,其中23家城、农商行的净利润出现下滑。

而随着存贷款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城商行在负债成本较高、定价能力不足、面临留客难、获客难等困境之下,未来可能会加速分化,探索全新的增长突破口以及合适的发展路径已成为最为紧迫的课题。

过去一年多时间,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社会数字化进程加速,“非接触”金融服务快速兴起。中原银行、长沙银行、西安银行等一些走在前列的城商行不遗余力地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领先的数字化营销和风控等数字技术,大力发展零售金融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相比于国有大行和全国性的股份银行,城商行决策链路短,机制灵活,应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尽快完成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跑道切换,弥补能力短板,提升经营质效,而数字化转型正是这其中的关键一环。

全面拥抱数字化重塑,城商行的逆势突围指日可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