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陆客蜂拥赴港买保险的背后

2015-12-03 14:29:00

 

来源:

笔者蛰居香港多年,午餐时间见惯了内地同胞挤满香港铜锣湾狭窄街道的场景,对尖沙咀广东道上奢侈品店前排起长龙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每次去深圳出差时,我都要给朋友或同事带两罐婴儿奶粉,次数多了也觉得这是平常之事。然而,最近,看到内地同胞在香港某保险公司位于香港九龙的营业场所里经常排起来的长长队伍,我还是被震撼了。

近年来,内地同胞赴港购买保险已成风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自2005年开始统计“内地访客”来港购买保险的数据,2006年,“内地访客”在港共购买了21272张保单,占2006年香港新售的百万张保单的2%左右;2014年,香港新售保单共计约104万张,其中“内地访客”共购买了近16万张保单,占比15%。2015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急速攀升到20%。

不到10年间,“内地访客”对香港保险市场的重要性从2%到20%提升了近10倍,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2015年上半年内地访客来港购买的保单数较2014年同期增长约66%,远远高于内地保险市场的和香港本地人保险市场的增长速度。

满屋排起长队购买香港保险的内地游客,让我联想起近期的财经热词“供给侧改革”,中国保险业如同中国奶粉业乃至中国整体经济一般,都亟须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力度。

中国的改革往往都是倒逼成势的,中国保险业的供给侧改革也由该行业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和外部的经济金融变革所强烈驱动。

首先,从保险行业内部看,长期以来,中国保险业被严管严控,保险产品端2.5%的定价利率上限以牺牲客户利益为代价,通过限制竞争的方式,帮助整个行业化解了上世纪90年代末形成的巨额利差损问题。保险资金投资端也长期被严格限制,可投资产类别有限,风险保守可控。负债、投资双轮驱动的中国保险业在监管的庇护之下得以以低风险的方式快速做大,却难言做强。

从行业需求侧看,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攀升和中等收入阶层规模的逐步壮大,风险规避的需求和支付能力都相应大幅攀升,内地保险市场规模的不断发展,以及赴港购保的“内地访客”数量急剧上升,都是例证。从行业供给侧看,中国保险业的产品结构长期以来严重失衡,分红、理财型保险产品占比畸重,保险保障功能发挥不足,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专业能力、和服务价值不被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所普遍认同,不时引来重量级的“吐嘈”。

其次,从行业外部的经济金融变革看,中国整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市场化改革也让保险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显得十分迫切。国际贸易“入世”、人民币“入篮”、“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等等,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整体经济和金融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对中国保险业当然也会带来诸多的挑战和机遇。

以人民币刚刚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为例,2016年10月1日后国内居民境外配置金融资产、赴港购保、乃至全球购保的便利性将逐步提升,对境外更高品质的金融、保险、理财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将急剧增大,如何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通过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更人性化、更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把国内的富裕和中产阶层客户留在国内,满足部分中高端客户对海外资产配置和高品质保险和理财服务的需求,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业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投资热点排行榜公众号

投资热点排行榜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公众号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