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国泰君安:人民币贬值预期可能是阶段现象

2016-02-15 09:21:00

 

来源:财新网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之时,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接受了财新记者专访。机构解读称,人民币汇率波动源于制度选择;从长远看,浮动汇率是人民币的必然选择。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专访中表示,如果深究一下理论和国际经验,和汇率相关的经济基本面因素首先是经常项目平衡。2015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仍很高,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9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影响汇率的另一个基本面因素是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即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美日欧的通胀目标是2%。中国2015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1.4%,对中国而言是比较低的通货膨胀。低通胀有利于币值稳定。

总的来说,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国际竞争力仍很强,跨境资本流动处于正常区间,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了基本稳定,还有所,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分析称,人民币汇率波动源于制度选择,人民币贬值预期可能是阶段性现象,不排除出现人民币预期的可能。

2014年后半期开始,美元较多,欧元和日元都大幅贬值。人民币则基本跟随美元,对美元有点贬值,但是贬得不多。

周小川称,这样相对于其他货币,人民币也积累了一些贬值压力,这也是调整的内在压力。过去若干年,相比其他国家货币,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太稳了,波动性几乎是全球小的,也给国内国际市场造成人民币就应该稳的不切实际的预期。现在人民币汇率稍微动一下,就容易引发外界关于溢出效应的强烈反应。

对于在人民币汇率政策上,中国央行如何与市场沟通的问题,德国商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周浩认为,市场一直批评中国央行的政策不透明,并认为在周小川治下,其更加推崇“不清晰预期”的管理。在西方经济体中,预期管理是央行的重要工作,而央行则一直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给予市场较为明确的预期——在这一点上,美联储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是较为典型的“清晰预期”管理方式。

但很多人一直认为,中国央行的预期管理方式与美联储正好相反,中国央行似乎一直通过给予市场“surprise”的方式来进策调整,这其中的典型案例是去年的“811”汇改。

而在周小川看来,所谓的“前瞻指引”本身存在着缺陷。一是在对市场的指导上,是否央行的人才和信息掌握优于市场?是否在指导市场的理论基础和预测模型上优于市场?二是前瞻性指引与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关系。当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都没有空间时,就只能靠谈论未来了。三是从国际经验来看,有时不能避免各种争论,即便央行内部也有看法不一致的时候,那时,前瞻性指引传达出来的信号也不能给市场帮助,不会减少市场的担忧。

周浩表示,这些担忧正是对“前瞻指引”的经典批判,正如眼下市场对于美联储前瞻指引的质疑一样。中国央行事实上更加喜欢通过“surprise”来进策调整。坦率的说,这种方式并非没有好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央行给予明确的预期,市场预期会变得稳固甚至苛刻,反而可能导致一旦不能完全达到预期,市场会立刻给予反向解读的尴尬局面。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从长远来看,浮动汇率是人民币的必然选择。人民币汇率浮动会带来将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政策目标的维度减少,政策有效性提高。

从2015年8月11日以来,为了调控人民币汇率,改变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向的预期,环境资本外流压力,央行不断干预市场并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直到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推出人民币篮子货币指数,人民币终于和美元悄然分手,放弃了始终盯住美元的变相固定汇率,开启以篮子货币为参照锚的真正管理浮动汇率时代。

其次,能更加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浮动汇率是调节资本流动跨境流动有效的价格阀门,通过汇率波动调节资本外流压力和内流压力,不但灵活,而且能有效降低平衡国际收支的干预成本,提高干预的效应。再次,浮动汇率能更加客观人民币的市场供求,减少其他国际经济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