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QFII十四年投资路径 选股偏好与公募大相径庭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开放程度,这有利于A股与国际市场接轨,吸引更多海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A股持仓市值分别为1004.68亿元、1089.82亿元、1233.57亿元,连续加仓。截至2016年年底,通过证监会资格认定的QFII已达308家,获批额度为873.10亿美元。随着中国证券市场逐步规范,机构投资者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包括QFII及国内基金的规模必将不断扩大,其对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因此有必要对机构的投资路径进行研究。
本文对QFII自2003年首次亮相以来股票持仓的行业配置和持股偏好进行研究,将其与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投资机构——公募基金进行对比分析,给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持股行业集中度分析
将QFII与公募基金2003年以来各年年报中行业持仓的市值进行统计和排序,按持仓市值占比由高到底列出前五大重仓行业,计算该报告期第一大行业持仓市值占比、前三大行业持仓市值占比及前五大行业持仓市值占比,如表1所示。
QFII持股的行业集中度比公募基金高。按申万一级行业划分,共28个行业,2003-2015年年报中,QFII在前五大行业的持仓市值占比在53%-91%之间,均值为73.85%;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占比在37%-59%之间,均值为45.89%。此外,QFII第一大行业持仓市值占比也明显高于公募基金的持仓比例。QFII持股的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分布较不均匀,其偏向于重仓持有自己所看好的少数几个行业,这可能与QFII的全球化配置有关,往往只选取该地区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和股票进行关注。
QFII在行情好时持股的行业集中度有所降低。2005年下半年股市探底998点后,出现了超级大牛市,直至2007年10月上证指数才见顶,QFII在这段时间内持股的行业集中度有所降低。统计数据表明,2005-2007年年报中QFII在前五大行业的持仓市值分别为56.01%、63.89%、53.69%,对比2003-2015年前五大行业的持仓市值占比的均值73.85%,其持股的行业集中度明显降低。当行情不好时,QFII把银行股作为首要的避险品种,随着银行仓位配置的增加,集中度也随之提高,加剧了其与公募基金持股的行业集中度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