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3000万利润成隐形红线 创业板或迎来史上最严审核

2017-10-09 14:25: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发审委对IPO申请企业给出“暂缓表决”的频率越来越高。继9月26日和27日3家企业被“暂缓表决”之后,28日又有两家企业发审委给出了“暂缓表决”的审核结果。至此,今年以来,已经有16家企业“暂缓表决”,还有53家企业IPO被否。业内表示,创业板或将迎来史上最严发审审核。

IPO审核趋严可能成为常态

9月13日,4家公司同日首发被否,被市场戏谑地称为首发上会企业的“黑色星期三”。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年中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强调,要“切实加大发行质量审核力度,保持首次公开发行的常态化”。这也被业内解读为新股发行审核严监管的口径长期不会出现松动。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有275家IPO上会,247家过会,18家被否,10家撤回,被否率仅为6.55%。相比于2016年IPO企业过会率,今年以来,已经有53家企业的IPO申请被否,其中有32家为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

大同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郑虹表示,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被否数量较多,主要是由于创业板IPO门槛低于主板与中小板,大多数想上市的企业把目光集中到了创业板上,而在审核过程因成长性等要求不达标而被否;另外,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需要具有创新型科技含量的主营项目,不排除部分企业为了能够上创业板存在包装的可能。

3000万利润成隐形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被否的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因利润问题被关注,而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均未达到3000万元。在投行人士看来,3000万元的扣非后净利润是企业过会的一道隐形红线。

据统计,以上会最近一年扣非后净利润进行分类统计,低于3000万净利润的企业共31家,仅7家通过,过会率为22.58%。有24家具有“利润3000万以下”特点的企业被否,否决率为77.42%。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在企业达到IPO门槛标准比较勉强的情况下,监管层对上会企业IPO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等方面审核严格是正确的,以看是否有“注水”、“包装”业绩等现象。相对而言,企业业绩规模较大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一些,这些企业大多也度过了高风险期,上市后有利于保护风险意识不强的散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