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又一次贡献了多条热搜

2020-12-29 09:37: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首先恭喜你们可以谈下去了,但差距依然存在”、“7和4连在一起真的不好,对于患者来讲真的不太吉利”。连续三天的拉锯中,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又一次贡献了多条热搜。

在12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熊先军介绍,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有23种(非独家)药品被直接调入目录,119种药品谈判成功(目录外谈判成功96种,目录内谈判成功23种),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

据了解,调整后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内药品总数为2800种,其中,西药1426种,中成药1374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国家医保局成立后,每次医药目录谈判都引发关注。2020版目录将于明年3月1日落地,除多种新进目录药品降价外,也是首次尝试对目录内药品进行降价谈判。

更好发挥药物经济学评价

医保目录谈判一项关键基础是测算出药品的合理价格。今年医保谈判设有药物经济学测算组和基金测算组,两组专家从不同角度给出测算结果。

在北大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药物经济学测算组组长刘国恩看来,今次医保谈判更好发挥了药物经济学的客观评价作用。“根据成本效益的实证基础,给出推荐药物的价值,”他表示,测算中会再结合临床和药学经验给出最终的判断和建议。

刘国恩介绍,此次评价从综合价值原则出发,衡量评价药物和竞争药物的疗效差异、副作用差异、综合费用差异等,并考查其基本性(临床必需性)、创新性、公平性、预算性、竞争性等。

例如,此次调整纳入了16种在今年8月17日——即目录调整方案发布前上市的新药,“这次明确提出给创新药物更多加分,就是为了促进创新”。一些研发成本高、上市回报低于其他同类药物的罕见病用药和癌症药物,也给予相应的考量。评估部分药物时,也考虑到地方预算的承受能力。

不过,刘国恩也建议,企业的申报材料可以更加完善,以便于开展客观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他告诉南都记者,此次评价中,相对缺少评价药物和对比药物在疗效、副作用上的差异数据,这使得评价时没有比较好的数据支撑。

“因为价值原则必须在疗效、副作用和综合费用上进行考量,才能够呈现出评价药物和对比药物的价值差异,如果数据缺乏就只能比拼价格了。”他解释。

企业提交的意向零售价格和测算组评估价格相似

在北京市医保中心主任、基金测算组组长郑杰看来,要在有限的医保资金下,解决公众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这是对医保极大的考验”。他表示,与药物经济学组不同,基金测算组更讲究综合性评价,衡量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

“我们知道你的药很好,但如果价格过于昂贵,基金有限的情况下,还是要回到现实,用有限的资源发挥作用。”他说。

据介绍,基金测算组一方面要充分捕捉国内及全球市场信息,作为价格测算的参考,同时还要预估药品纳入医保目录后的“量价效应”,即以市场换降价的空间。此外,药品专利、重大创新、临床专家和药学专家的评价等,也会纳入考量。

郑杰表示,药物经济学测算组和基金测算组对大部分药品的测算结果相似,仅有个别药品存在差异。最终,综合两组的评,给出最终结果。

据了解,企业申报后需要提交意向零售价格,即自我评估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的降价空间。“这一次看到,绝大多数企业有社会责任感,认真自评后申报价格大幅降低,基本和我们测算的价格相差不多。为了保障老百姓需求我们同向而行。”郑杰说。

熊先军也表示,医保纳入药品要考虑基金承受能力。“我们在纳入目录时,并不是为了医保节约钱,而是为了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他说。

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中国副总裁黄彬表示,考虑到很多新药高昂的研发成本,和医保基金的实际承受能力,不是所有治病、救急的创新药物,都能在现有的条件下进入基本医保目录。

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不断提升,期待国家医保局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同时,针对患者人群小、疾病负担重的癌症、罕见病,探索按疗效付费、多方共付等创新支付模式,实现更加全面、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医疗保障。

首次降价谈判目录内药品,今后也会继续开展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医保目录调整也是首次尝试对目录内药品进行降价谈判。

熊先军介绍,评审专家按程序遴选了价格或费用偏高、基金占用较多的14种独家药品降价谈判,这些药品单药的年销售金额均超过10亿元。经过谈判,14种药品均谈判成功并保留在目录内,平均降价43.46%。

熊先军表示,这些药品进入医保目录时大多没有价格谈判,近几年也发现这些药品降价的市场动力不多,价格又比较贵、基金占用量大,故而先行开展降价谈判。“我们会告诉他们,如果谈判不成,可能就从录目里面移除。”

浙江省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许伟也参加了此次医保谈判,他在此前的谈判中就因为犀利的砍价方式而走红。许伟表示,前述14种目录内药品通过谈判降价30%~60%,减低医保资金50~60个亿,“让医保资金更加安全,把剩下的钱用到其他好药。”

熊先军透露,今年调出去的药品节约基金和谈进来的药品所花的基金预计的花差不多。

许伟表示,此次谈判让医保准入和支付标准做到更好的衔接。此前调整中,只有谈判药物才涉及支付标准,绝大多数都没有。这次明确进入医保目录都要第一时间有支付标准,“能明明白白消费,第一时间了解到目录价格情况。”

“我们今年也是在探索目录内品种的谈判,今后会随着每年情况不同,确定不同的目录内独家品种谈判。”熊先军说。

此外,这次目录调整中也有29种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目录。熊先军表示这些药品多为缺失批准文号的“僵尸药”或疗效价格不好,市场供应量很小的药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