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电动汽车行业领导者的竞争如何

时间:2021-12-01 14:50:06

 

来源:

有一份新的电动汽车 (EV) 竞争者名单正在争夺汽车行业的一块蛋糕。其中包括Rivian Automotive(NASDAQ:RIVN)、Lucid Group(NASDAQ:LCID)和Nio(NYSE:NIO)。

自 11 月 10 日首次公开募股 (IPO) 以来,Rivian 的股价已飙升至 179.47 美元和低至 95.20 美元。在同一时间段内,Lucid 的股价飙升至 57 美元以上,然后跌破 40 美元的门槛。

随着尘埃落定,行业观察家现在发现 Rivian、Lucid 和 Nio 的价值都超过 650 亿美元。让我们来看看哪家电动汽车公司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特斯拉(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SLA)。

技术优势

Lucid于 10 月下旬开始交付其 Air Dream Edition 豪华轿车的远程和性能版本。但以 169,000 美元的价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几乎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然而,Lucid 的 17,000 个预订分散在 Air 的四个装饰中,这是一个好兆头,表明对 Lucid 昂贵且更“实惠”的选择都有需求。Lucid 计划将其在 7 月与 SPAC Churchill Capital IV 合并中获得的 44 亿美元现金用于资助其2022 年的运营——主要包括生产和交付汽车,将产能扩大到每年 50,000 辆,推出所有四个Lucid Air 的版本,并准备首次亮相 Lucid Gravity SUV。

除了拥有特斯拉、苹果和其他主要科技和金融公司过往经验的管理团队之外,Lucid 最重要的是一些完全由内部构建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电池技术。Lucid Air因其超过 500 英里的续航里程和超过 1,100 马力而被评为 2022年度汽车趋势汽车。其电池组的效率应该可以很好地转化为价格较低的 Air 内饰以及未来的型号。

开辟自己的利基市场

Lucid 可能被加冕为续航之王,但 Rivian 正在尽其所能限制其竞争,并进入它认为将成为电动汽车市场成熟子行业的领域。该公司大约三分之一的股份由亚马逊(20%)和福特汽车公司(12%)所有。

与 Lucid 一样,Rivian 的规格也令人印象深刻。R1T 的估计航程为 314 英里,牵引能力为 11,000 磅。相比之下,福特 F-150 Lightning的估计航程为 230 英里(增程版为 300 英里),牵引能力约为 10,000 磅。但里维安希望通过进入户外社区尽可能地远离竞争。Rivian 的品牌形象就像 REI 和 Jeep 联手制造电动卡车和 SUV。

拥有 120 亿美元现金的 Rivian 拥有卓越的气质。但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它完全未经证实。它仍然需要填写一长串未经检查的盒子——第一个是维持大量客户交付。在管理层证明它可以有效地分配所获得的资本之前,此时 Rivian 面临的问号实在是太多了。

体积值

在 Lucid 和 Rivian 出现之前,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 Nio 获得了电动汽车投资者的大部分“FOMO”(害怕错过)的关注。与尚未实现大规模交付的Lucid和Rivian不同,蔚来仅在9月份就交付了10,628辆汽车,现已累计交付超过142,000辆汽车。相比之下,Lucid 计划在 2022年仅交付20,000 辆汽车,而Rivian的 R1T 卡车和 R1S SUV 的预订量约为 55,000辆,其伊利诺伊州工厂的年产能为 150,000 辆。

蔚来遇到了一些供应链障碍,但该公司在 12 月中旬迎接2021 年蔚来日的道路上面临着很多乐观情绪。与Lucid 和 Rivian 相比,蔚来拥有三年的优势,对于重视经验而非潜力的投资者来说,蔚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赢家

特斯拉的成功源于其技术优势。仅出于这个原因,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特斯拉的公司可能是 Lucid。

Lucid 比 Nio 或 Rivian 做得更好的事情被坚持其时间表。该公司达到了生产和交付目标。在打破这一趋势之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可以实现 2022 年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保持超过 20% 的毛利率(类似于特斯拉)的同时实现规模生产。

话虽如此,Lucid、Rivian 和 Nio 距离被视为下一个特斯拉还有几年的时间。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方法可能是购买一篮子多只电动汽车股票。这是在一家公司倒闭时保护自己免受巨额损失的好方法,同时也为自己的投资提供了成倍增长的空间。

另一个有用的做法是随着这些 EV 新人的成熟而关注故事。与所有年轻行业一样,新的竞争和发展可能会瞬间改变动态。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是确保您关注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特斯拉的公司的最佳方式,而不是抓住一家处于螺旋式下降趋势的公司的持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