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经济企稳基础并不牢固 "稳中向好"靠什么

2015-07-27 09:30:00

 

来源:财新周刊

和地方前期出台的稳增长政策正在逐步显效。从官方数据看,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幅连续两个季度稳定在7%,是6月当月,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暖,显示经济有企稳势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好于上半年,被不少财经官员看作 “大概率事件”。但是,若干微观、中观数据显示,企稳基础并不牢固,如何稳增长仍是当前需要面对的紧要问题。

关于中国经济如何在增速转换期实现稳增长, 经过多轮讨论现已经形成共识:从短期看,要充分发挥的作用,减缓下滑速度;从中长期看,要靠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确保长期平稳发展。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各级政府往往更看重见效快的短期对策,而对于影响更深远但也需要花更大气力、克服更大阻力的中长期对策,则有意无意地后置。其必然结果是疲于应对不断暴露的风险。

当前的企稳亦是如此。今年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呈逐月下滑的态势,6月的回升除了前期资本市场牛市的影响,主要依靠的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销售的回暖。更能反映经济内生动力的制造业增速逐月放缓,产能过剩、需求疲弱的状况并未根本改观。前期持续高于总体增速的民间,上半年累计增速与总体增速持平。

基础设施加速,是政府稳增长意愿的首要体现,主要源自国家预算内资金的增长。6月预算内资金到位量出现井喷,累计增速提高了8.3个百分点,这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快速推进、城投债发行条件放松等效应叠加,使得基础设施增速稳定在20%左右的高位。房地产销售回暖也是政策放松的结果。形成对照的是,房地产增速仍在放缓。

这样的企稳很难持久。尽管6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在前期基础上,又新推出四大类新工程包,然而,在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融资渠道受到限制的大背景下,地方筹集配套资金捉襟见肘。即使资金问题能得到解决,基础设施也只能维持在现有20%左右的水平上,断难大幅提高,对整个只能起“压舱石”作用,而非继续拉升。

中国经济要长期企稳,需要新兴行业的上升动力超过传统行业的下行压力。目前来看,新的增长点已陆续出现,但还不足以抵消下行压力的冲击。中国亟须做好“加减法”:既需要产能过剩行业的出清,更需要培养新的增长动力。

今年以来,中国地区间发展分化日益明显。东三省、山西等省份,受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影响,不仅增长放缓,而且企业盈利、财政收入都大幅下降。而前几年曾遭遇转型挑战、率先调整结构的广东、浙江,已经逐渐走出困境,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说明,无论稳增长、调结构,还是培育新的增长点,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关键是让市场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深化改革重点是放松管制。

首先,要放开价格。让市场发现价格、形成价格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标识,也是引领过剩行业产能出清、产业发展升级的基本要求。 目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40个月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稳定在低位,正是深化价格改革的有利时间窗口。要进一步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完善资源性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节能环保价格形成机制。

其次,要放手资源配置。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多次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成效初显;但是,大量审批事项下放到地方,对其承接能力是巨大的考验,很容易发生“栓塞”。此外,相比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在、准入等方面的审批事项仍然较多、时限较长,这不仅影响了稳增长的效果,也扭曲了结构,降低了效率。要做好“放管结合”,更要转变政府职能,这才是简政放权要啃的“硬骨头”。

第三,要放松科技管理。对中国来讲,新的增长动力不会是房地产、钢铁、煤炭这种曾经带动整个行业高速增长的支柱产业,而是要靠“互联网+”、绿色发展、机器替代人工等新技术、新发展模式、新机制,要靠创新驱动。对中小企业来讲,科技创新的资金、人员匮乏,亟须政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但是,现存以权力配置科技资源的体制是严重阻碍创新的。

下一步要进一步放松科技管理,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以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 推动形成“万众创新”新形态。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技术路径、 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应当承认,在前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 经济改革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纵然这属于情非得已,却显然不应是新常态的内涵。旧有的稳增长方式固然能换来短暂企稳,但成本会越来越高,企稳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改革的成效永远与改革的深广度成正比。坚定推进全方位改革,不仅能确保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它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