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机器人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分析

2017-05-03 10:58:00

 

来源: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机器人革命,是中国新的工业革命的重点增长点,中国的机器人制造,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

机器人的产业发展的也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关键零部件国内开发、数控机床机器人、融资租赁模式、机器人的后市场模式、机器人的培训市场趋势、斯坦福-硅谷机器人模式、软体机器人趋势模式、机器人物联网云数据的生态系统、类生命机器人等多种趋势与模式。

模式一:关键零部件国内开发。

中国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以及高性能驱动器等大部分依赖进口,成本也比较高,约占到整体生产成本的70%以上。全球精密减速器市场大部分被日本机器人企业控制,纳博特斯克公司减速器占有率60%以上,纳博特斯克公司减速器占15%的市场份额。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急需突破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应从产业层面加强奖金、技术、人才倾斜。有许多国内企业已对机器人零部件及本体进行研发生产,机器人国产化有望突破。

模式二:数控机床机器人。

生产机器人,势必需要机床,数控机床的数字和智能化是生产机器的基础,通过数据装置信号来有效控制机床加工生产机器人零件,就象3D打印一样,按照图纸的要求,尺寸和开头,自动的加工生产零部件。数控机床数字化程度高,大大解决了人力。机器人的许多核心关键零部件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以及高性能驱动器等都在由高精密的机床来生产的。机器人国产化正在加速,制造厂商正在寻求突破,数据机床机器人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国内生根发牙。

模式三:融资租赁模式。

针对一般企业,难以承担机器人换人的费用,机器人的融资租赁模式会解决大部分的企业的资金问题,而现在的PPP模式也比较成熟,企业在生产线上大规模地引入机器人时,会引入多方资金资源,机器人公司引入融资租赁模式会强占客户资源,进入发展机器人的大数据机器人产业格局,更有甚者,可以把机器人的成本降到很低,羊毛出在狗身上,以最低价格借给企业用,从而未来发展机器人大数据平台,实现机器人大数据资源整合,有了大数据,有了用户群,围绕着大数据,核心用户群,发展其产业链,创新新的商业模式。

模式四:机器人的后市场模式。

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多,机器人的技术指标、维修售后服务在同质化产品的现在,建立机器人的品牌服务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海尔的售后服务享誉国内外,机器人的服务领域也待开发,建立好的售后服务,也会成为众多机器人厂家争夺客户的重要手段。和汽车一样,机器人的后市场模式:机器人的维修保养、二手机器人买卖与再制造等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机器人市场会从制造向服务延伸催生后市场产业机会。

模式五:机器人的培训市场火爆。

“机器换人”也催生了新的人才缺口,操作机器设备及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技工、技术人员非常抢手。许多机器人供应商在给企业提供自动化方案和产品时,还要为客户培训工人。现在会自动化编程的机器人使用人员,一个月一万好几,但人才比较紧缺,机器人在国内大发展的同时,机器人人才越来越抢手,现在许多多家公司都在互挖墙角。机器人的技术开发及使用的培训市场将越来越火爆。企业可以以机器人培训为根基进行产业链拓展。进行机器人的培人才输送、机器人技术孵化、产业引导、产业融资、产业基金、机器人产业大数据、机器人销售等商业模式创新。因自己培训的员工分布到国内各大公司,根据这些点员工,形成面、体、网状的机器人的服务体系。机器人的培训市场大有可为。

模式六:斯坦福-硅谷机器人模式。

斯坦福-硅谷机器人模式在机器人领域结合也比较好,科研院所与园区结合模式是,即研发型大学为核心,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研发中心,整合国内外技术和人才;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突破核心技术的制约。另加大技术人才的激励,进行股权激励等激励模式。

模式七:软体机器人趋势模式。

材料科学的发展,进而使 “软体机器人”成为发展的一种趋势;软体机器人的材料不是传统的刚性连接器和外壳,而主要是柔性的材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3D打印的方式来制作。软体机器人拥有多自由度,结构和材料是非线性的,需要形态计算,也是仿生的突破。软体机器人的形变度、灵活性和负载能力比较强,可实现三维空间内不规则物体的操纵。未来的软体机器人也会有疼痛的感觉,会最大程度的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得以应用。

模式八:机器人物联网云数据的生态系统。

工业4.0即互联网 智能制造,本质是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工业软件和大数据、云计算构成的分析中枢以及机器人等构成的制造体系。机器人一定会和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结合起来,发挥爆炸效应;物联网把人、物、空间链接在一起,另通过云计算的链接,进而进行识别、分析,机器人的数据传输到网上,形成机器人大数据,机器人与物联网、云计算结合,形成机器人物联网云数据。比如在有危险、高辐射等工作的环境下,机器人成为最好的工作者。通过物联网可以监控机器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际及虚拟分析。建立机器人物联网云数据的生态系统。

模式九:类生命机器人。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结合,用人脑来控制机器人,制造类生命机器人。机器会终就成为人吗?未来的机器人会与人面对面,无障碍的交流,会有感觉、会有感情,相信高的类生命机器人会逐渐融入人的生活。

相信在未来的中国,会加快智能化布局,将机器人与IT技术、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在下一代机器人发展上占领先机。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