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4月信贷增量小幅回落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量提高

2019-05-10 08:27: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继一季度信贷、社融放量增长后,4月信贷增量出现小幅回落。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4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少增161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080亿元。

“整体来看,4月信贷增量在一季度冲量后正常回落。”招商证券研发中心联席首席宏观分析师罗云峰认为,新增贷款略低于预期,主要受非金融企业贷款下降影响。

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4月份的信贷增长是“量质齐升”。

“首先,年初及近两个月以来的信贷增长显著超过去年同期。其次,4月中长期贷款占比恢复,显示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在提高。”张旭表示,近两个月M2增长的趋势性好转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货币政策抓住了关键——银行。银行贷款的增长亦会带来存款的增长,而存款的增加又可以破解贷款投放中流动性的约束。

M2、M1增速均回落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4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7个和4.3个百分点。

“M2增速回落是在预期之内的,回落0.1个百分点不能判断是变紧的信号。”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对记者表示,M2增速回落的主因是贷款增速与社融增速的回落。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M2增速回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4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结束“五连升”,较3月回落38亿美元,不利于流动性投放;二是,财政存款增加5347亿元,导致货币回笼;三是,信贷增长较去年同期减慢,货币派生能力减弱。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称,M2增速回落体现了近期央行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调控要求。考虑到社融中新增企业债融资等并未明显下降,以及地方债的持续增长,M2增速回落可能还受到4月减税的影响。

对于4月M1较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是“受增值税率调整影响”。3月工业生产活动显著加快,工业增加值环比出现跳升,带动M1环比大幅上升。随着增值税调整落地,工业生产有所放缓,带动4月M1增速出现回落。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减弱,专家认为对后市M2的判断仍需要对经济运行进行观察。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目前企业部门经营性信贷正处于摸底阶段,投资性信贷仍在观察,总体生产有所提升,后续投资发力仍在观察,预计企业存款有一定增长压力。同时,居民部门持币观望态度明显,目前居民户中长期信贷体现的购房需求仍有维持,但短期消费信贷受到挤压,对居民存款增长应保持弹性思维。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社融增量下滑

在今年一季度信贷社融全面超预期后,4月社融增量未能延续一季度的态势。受信贷减量和非标融资下滑拖累,社融低于预期。

数据显示,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080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733亿元,同比少增225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0亿元,同比多减304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199亿元,同比少减28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29亿元,同比多增23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57亿元,同比多减181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574亿元,同比少391亿元。

明明分析称,宽信用政策效果显现,融资条件出现初步改善,但考虑到稳杠杆非标融资边际回暖以及需求弱复苏的背景,“我们认为今年社融增速会好于去年,但考虑到一季度社融增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未来高增速的社融难以持续”。

从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来看,4月新增1.0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600亿元,较上月少增6700亿元。

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为实体经济输血、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央行已经进行了多次降准。这使市场对经济前景预期得到持续改善,因此出现了一季度信贷、社融全面超预期的表现。

多位受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增人民币贷款出现环比回落有季节性因素,一般情况下新增人民币贷款在季末都会明显冲高。单月增量环比下滑主要是受到季节性因素以及一季度投放进度较快的影响。

赵庆明认为,一季度信贷增量非常大,新增贷款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过高,银行有提前加大投放的可能性。因此,4月出现回落也是正常的。

从贷款结构来看,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保持了较高增量。鲁政委认为,4月贷款数据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居民部门加杠杆动力回升。二是企业部门融资需求有回落迹象。

数据显示,4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4165亿元,同比增长622亿元,延续了3月同比增长的态势,仅比3月少增440亿元。“这意味着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居民按揭贷款需求旺盛。”温彬表示。

鲁政委分析,历史数据显示,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与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密切相关。随着30城商品房交易的回暖,居民部门加杠杆的步伐可能有所加快。

另外,4月企业贷款增加3471亿元,同比少增225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874亿元,但与1月的5160亿元相比增幅下降显著。在企业贷款增量下降的情况下,票据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对贷款需求形成了替代,小有回升。

结构性宽松可能性较大

一季度以来,“货币政策”、“降准”、“降息”被频繁提及,热度不减。

近期的多次决策层会议也都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为近期货币政策定下了稳健、松紧适度的基调。

为了强化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实现支持小微企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目标,5月6日,央行称,从5月15日开始,对1000家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同时,5月份仅14日有1560亿元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

对于接下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业内多位专家均分析,不排除央行接下来采取结构性较宽松的操作。

明明认为,企业部门中长期信贷增速降低、短期信贷增速不足,凸显实体经济生产、投资仍有犹豫,企业融资需求可能需要对经济复苏的进一步观察。

“货币政策一定是相机抉择、预调微调的。关于未来降准问题,现在还很难说。如果外部环境出现恶化,也不排除在5月末实施范围更广的定向降准。”赵庆明分析称。

明明表示,从后续货币政策的角度看,央行一来可能执行超预期的货币政策操作,二来结构性的宽松仍可能是近期货币政策的主旋律。

4月12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重提“货币政策总闸门”,对下一季度的货币政策走向作出前瞻。

连平认为,重提“总闸门”之后,市场普遍预期未来市场流动性不及前期宽裕,进而信贷投放偏保守。“信贷增量环比季节性回落,投放减速体现对流动性约束的担忧。”他表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方向未变,松紧适度目标或因外部因素有所调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