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安信信托加快重组步伐 信保基金成风险化解催化剂

时间:2022-09-14 17:26:14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9月14日讯 日前,安信信托密集发布十数条公告,对外公布其股权调整等重大消息。其中,安信信托第一大股东变更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大幅度公告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业内专家表示,这或意味着其重组将提速。

安信重组提速

上周末,安信信托发布的权益变动公告显示,信保基金公司将通过司法处置方式获得公司控股股东国之杰所持公司14.55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6.60%)。与华融信托此前拍卖股权类似,在信保基金接盘之前,该部分股权也曾多次流拍。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信保基金频频出手参与信托公司重组,表明其正在积极履行化解行业风险职责。

而随着上述股权变更完成,国之杰持有安信信托股份比例将由35.07%降至8.46%,信保基金公司则因直接持有安信信托26.60%股份,暂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对此信托研究员廖鹤凯对中国网财经表示,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安信信托重组即将迎来重大进展。

记者注意到,早在上月末安信信托发布公告显示,应上海银保监局要求,责令国之杰将分别向上海砥安、中国银行转让其所持安信信托5.77亿股、2.73亿股股份,合计转让比例约为总股本的15.54%,国之杰持股比例自此由50.61%降至35.07%。同时,银保监局要求国之杰自收到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决定书之日起1 个月内转让持有的安信信托全部股权,并限制国之杰参与安信信托经营管理的相关权利。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上述股权变更都与此前通过增发形式推进重组,密切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7月安信信托公布重组方案时起,安信信托拟通过向上海砥安非公开发行股票(43.75亿股,定价2.06元/股)的方式募集资金不超过90.13亿元,上海砥安也将因此取代国之杰成为安信信托控股股东,后者将处于无实控人状态。上海砥安则由上海电气、上海机场等多家上海国企联合信保基金等共同发起设立。

目前,上述重组计划已获得上海银保监局批准,最终还需银保监会进一步核准,就上述重组情况最新进展,中国网财经采访到安信信托,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另外,记者注意到,伴随上述重组提速,包括安信信托董事会、监事会在内,人员调整也在提速。

相关公告显示,其董事会同意提名秦怿、钱晓强、屠旋旋、王他竽、唐波、姜明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提名吴大器、郭永清、徐新林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表决结果均全票通过,且上述人选均来自上海砥安的各股东方。

同时,安信信托监事会同意提名徐立军、胡敏为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监事候选人,两者分别来自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气。廖鹤凯表示,安信信托本次董事会、监事会调整只是实控人变更步骤的一部分。随着安信重组的推进,其风险化解更进一步,后续证监会批文也将呼之欲出。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信保基金等参与到安信信托风险化解过程中,更像是起到催化剂作用,使其重组提速,除对其自身后续向投资者的实质履约有重大意义外,对于行业其他公司加速推进化解风险,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信保基金催化行业风险化解

上月中旬,中国华融(股票代码:02799.HK)在港交所公告称,其所持华融信托76.79%股权在挂牌披露期结束后,被信保基金以61.52亿元成功摘牌。同时,这也是信保基金首次接盘信托公司,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表示,信保基金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信托公司的风险化解与处置,属于过渡期操作,但也不排除后续类似操作出现情况。

直到此次信保基金成为安信信托第一大股东,以其为主导,促进问题信托公司风险化解方式再现,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此举有利于推动信托公司稳健应对不确定性市场风险,对信托业长久稳健发展也有重要现实意义,不排除未来成为主流化解风险方式。

但廖鹤凯则表示,信保基金职能之一就是化解行业风险,但安信信托重组有其特殊性,对于其它公司没有太大参考意义。

除上文提到的华融信托、安信信托外,目前行业内出现风险集中暴露公司还包括华信信托、四川信托、新华信托及新时代信托。其中,华信信托曾于2021年4月,在一支由监管、上海信托和信托业保障基金公司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协助下,化解相关风险业务;四川信托除定期公布风险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外,并无重大消息公布;新华信托7月依法进入破产程序;新时代信托则走上了股权拍卖道路。

9月1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披露,新时代信托60亿股股份(100%股权)将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23.14亿元;转让方分别为新时代远景(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人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潍坊科微投资有限公司和包头市鑫鼎盛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该股权交易还处于信息披露期内,未来其股权最终情况是否会出现类似华融信托、安信信托拍卖股权,最终被信保基金“接盘”情况,还是“花落别家”,信保基金主导化解风险方式,能否被其他问题信托公司借鉴等,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