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不甘长期被低估 物美商业退市港股谋扩张

2021-08-08 00:06:28

 

来源:互联网

不甘长期被低估 物美商业退市港股谋扩张

零售市场上市公司在香港股市被低估由来已久,物美商业(01025.HK)终于下定决心离开港股。

10月20日,物美商业发布公告要约收购计划,拟实施私有化退市。物美商业表示一旦成功私有化,将会使公司有较多灵活性及时做出投资决定。物美集团新闻发言人乔红兵表示,将集中对零售领域、区域内零售规模前三名的企业进行并购。

长期被低估

“与所有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一样,物美商业选择退市,是大股东和市场投资者对目前的股票价格有很大的分歧,因此大股东宁可花钱把股票买回来。”一位长期观察零售市场的观察人士梁杰(化名)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资料显示,物美商业已于10月5日宣告停牌,停牌前收报3.27港元/股,总市值仅为17.55亿港元(约14.4亿元人民币)。按照公告现金要约价为每股H股6.22港元收购,H股要约的最高价值约为33.29亿港元;溢价率约为90%。

截至今年6月底物美商业每股净资产为3.13元人民币,合3.82港元,比起其股价3.27港元,其市净率仅为0.86倍,比起在A股上市的新华百货的市净率3.73倍,仅为后者的1/4。

如果再与A股另一家上市公司永辉超市相比,其估值则更显被低估。截至10月23日收盘日,永辉超市的总市值为461亿元,市净率为3.8倍,市盈率为43.8倍。上述A股商超上市公司还是经过了一轮股灾之后,股价已经大幅回落。

物美商业在港股的股价为何被如此低估呢?梁杰告诉记者,“目前香港股市抛弃零售业,被低估的不仅仅只有物美商业。香港有三家超市连锁都在内地经营,分别是大润发高鑫零售,联华超市,物美商业。过去两年这三家的股价都在下降,香港市场大部分是机构投资者,相当一部分是欧美投资者。这两年来,随着电商O2O兴起,境外投资者对传统零售的趋势判断也受到影响,鼎盛等一些机构都在减持股票。”

“物美商业今年和去年的业绩也同比下降,净利润下降20%左右,这个业绩加剧了投资者对于负面趋势的判断,最近3个月一路走下坡路。物美商业从2003年上市,已经过去了12年,股价仍然回到当初上市时的股价,大股东肯定对此股价感到不满。”该观察人士分析说。

虽然股价低迷,但物美商业在零售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容小觑,物美商业是北京及华北地区最大的连锁超市集团,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5%。截至今年6月30日,物美商业零售网络共有门店586间,其中大型超市180间,便利超市406间。公司自2003年11月21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并自2011年6月30日起从创业板转板到主板上市。但上市后公司股价差强人意,近3年来物美商业的股价跌幅分别为57%、73%、81%。

欲回A股?

在一位曾长期跟踪零售行业的的券商研究员看来,零售行业在国内还有发展空间,国内A股市场已经给予其比港股高得多的估值,港股零售上市公司的回归将是大势所趋。

“长期的低价以及流动性的缺失,零售上市公司几乎没有更好的再融资机会,在和同业公司对比之后,这些公司都有强烈的回归A股的愿望。同为大股东旗下的两家上市平台,新华百货的资产规模比物美商业小得多,估值却高出物美商业3倍以上,因此物美控股集团很有可能在将物美商业私有化之后,注入到其A股上市公司新华百货中”,该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

此外,物美集团表示将集中对零售领域、区域内零售规模前三名的企业进行并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物美商业在香港股市显然很难以满足。而在A股市场,一个个曾经逊色于物美集团的零售企业,借助于资本市场的高溢价,纷纷并购区域的零售龙头企业。

以永辉超市为例,这家公司虽然2010年才上市,但已经进行了多轮再融资,并拟引进牛奶国际和京东等实力派战略股东,借助再融资,永辉超市还成为中百集团和联华超市的第二大股东,完成行业整合的初步战略布局。

对于注入A股上市公司新华百货的猜测,乔红兵明确表示没有相关的计划。

就物美商业本身来看,退市的积极影响在于更方便地开展扩张。“新的扩张和并购将带来成本上涨和盈利摊薄,在市场整体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投资回收期势必延长。”物美商业表示,一旦成功私有化,将会使公司有较多灵活性及时做出投资决定,同时将对股东投资回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深耕零售

在梁杰看来,实体零售从需求上来讲,并没有减弱。

“以沃尔玛为例,在过去5年沃尔玛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销售回归社区,以前开大店,现在贴近社区开小店。国内的小型店铺以便利店居多,然而以前便利店系统并不发达,大部分都是夫妻店,由于进货量少不能直接和厂家拿货,价格较高,经营效率较低。未来,便利店趋势是大势所趋。”梁杰分析说。

“零售商在自有品牌方面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这方面需要多向日本的7-11学习。在生鲜经营水平上也需要大幅度提升,由于还未实现生鲜标准化,国内目前大量超市还在卖散菜,同一个超市做散装的菜和包装的菜,价格能相差2~5倍,零售商超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减少中间成本。”梁杰补充说。

对于实体商超未来的市场格局,梁杰认为整个国内零售市场集中度不够,未来还需要做兼并收购,从去年事件来看,华润并购TESCO,物美收购百安居,永辉举牌中百,收购联华等,都是这个趋势的延续,还会继续延续,因为要达到一定密度才能实现效益。

“外资超市进入中国20多年,在本土化上却一直乏力,不过外资零售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这些人在内资超市摸索了一套更适合本土的中西结合的方法,无论是在进货、供应商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都被证明是更有效率更好的。所以如今出现了内资零售企业华润万家并购TESCO,物美收购百安居。”梁杰认为,未来物美集团也可以尝试更多对外资零售企业的并购。

实际上,近年来物美已频频出手展开收购动作,从卜蜂莲花、上海联华到百安居中国,积极开展线上业务,投资消费金融。毫无疑问,退市之后,物美会借助此次机会加速扩张和转型的步伐,而退市也许仅仅是拉开了一个序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